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小杏仁绘制大蓝图

本报记者 张景阳

    眼下,内蒙古农村已经进入农闲时节,但是在通辽市奈曼旗土城子乡平顶山村,山坡上的大型机械正在加紧作业、平整土地。村民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他们要在这些地里继续种植当地的特产:扁杏。

    三年结果,五年见收益,扁杏从栽种到收益周期很长,二轮土地承包还有十年到期,杏农们一直担心自己的心血因为新一轮土地承包付诸流水。

    然而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庄重承诺,让当地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心一下子就有底了!”村民徐秀春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一开春,我们就可以放心种扁杏了!”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土地贫瘠,沙化严重,大部分耕地都是严重缺水的旱坡地。直到本世纪初期,当地农民仍旧靠天吃饭,收入微薄。

    2002年,平顶山村党支部书记杜福明开始将探索的目光转向经济作物,带领村民尝试种植扁杏。到2010年前后,农民见到了效益。据介绍,虽然扁杏树苗价格贵、见效慢,但是耐寒,成活率高,产出的杏仁品质好,杏肉还可以做果脯,每亩地最少能有上千元收入。

    在杜福明看来,扁杏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灾年可度荒,丰年能增收,这真是一次栽植,多年受益的摇钱树。”

    大扁杏几乎不缺销路。对于平顶山村而言,土地承包再续三十年,就为当地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必要条件。杜福明介绍说:条件成熟后,当地还能借大扁杏发展旅游。去年4月,就有国外游客到这里观看漫山遍野的杏花,陶醉其间赞叹不已。

    从种植玉米到发展扁杏,平顶山村乡亲们的思想观念转变确实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同时也是村民们腰包一天天鼓起来的过程。如今的平顶山村,种植扁杏已成为全村共识。当地政府为乡亲们积极助力,不仅帮着组织土地平整,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杏树苗。

    翻开土城子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可以看到,全乡扁杏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万亩,杏核产量将达1万吨,产值可望突破1亿元。按照扁杏面积人均7.5亩计算,每亩地纯收入最少可达1000元,人均收益7500元。

    “杏仁销往赤峰市和河北承德的加工企业,目前供不应求。乡里还规划在我们本土建成杏仁、果脯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土城子乡党委副书记于洪峰说。

    新的致富篇章已经在科尔沁大地上铺开,在奈曼旗旗委书记张华看来,扁杏产业的发展,将为盘活整个县域经济增添关键动力:“3年10万亩扁杏的产业规划只是个开始,未来我们还准备在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