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
别让科技成了“皇帝的新衣”
龙跃梅

    近日,浙江一女子斥巨资割双眼皮却效果不理想,美容院答复称是地心引力所致。美容院的说法,颇有拿科学当幌子的嫌疑。不过,“擅长”这么干的不止这家美容院,比如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前些时候在某活动上宣布,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

    每隔一段时间,一些企业或个人就将公司的成果、产品等与“高科技”进行亲密接触,刷一下关注度、找一下存在感。这一次王老吉也不甘寂寞,“闪亮”登场了。不过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如今,科技不断改变生活,为生活增添色彩,大家对科技的力量也越来越膜拜。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固定思维:某项产品加入了最新的科技元素,产品就更可靠、更有价值、更有市场,也更值得拥有。于是,一些企业、个人总想着将自己的“家当”与科技扯上关系。许多“无门无派”的技术和产品,冠之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外最新科技研究成果”“院士几十年研究成果”等,以此来为自己“抬轿子”。除了广药集团借863项目为王老吉“打广告”,放眼望去还有许多企业、产品打着各种高科技标签来吆喝买卖,各种“忽悠”产品层出不穷、纷至沓来。

    其实,一些企业为自身的产品披上科技面纱,并非该企业想孜孜不倦地追求科技创新,对产品研发不计成本地投入,对科研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而更多的是想为自己穿上华丽的科技外衣,从而达到商业目的,实现个人利益。这种现象并非如今才有,只是现在科技发展更快,新技术、新产品更多,可供发挥空间也更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这些伪科学失去生存土壤,监管当然不能缺位,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鉴别能力。有些所谓的高新技术、前沿产品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如果公众能够多留一个心眼,多打一个问号,多问一个专家,就会漏洞百出,那么即使画的饼再大、再诱人,也只能吊在空中,落不了地。

    未来各种“高科技”还会频频出现,其功能、疗效、市场还会进行色彩斑斓的包装。然,万变不离其宗。如果公众科学意识提高了,这些黏贴起来、拼凑起来的华丽外衣就会自我剥落。殊不知,很多时候华丽的外衣,可能只是“皇帝的新衣”。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