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创新型城市的青岛行进图
——青岛市提升科技供给能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更强内生动力
青 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表示,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以来,青岛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抓住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加快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工作链条,主打“一谷两区”创新牌,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创新布局从“小科技”向“大科技”转变。科技创新主体从“小众”向“大众”转变。科技资源配置从“小投入”向“大投入”转变 “三小”向“三大”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今年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凸显创新驱动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升新高度,成为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聚焦产业,提升创新发展能级

    技术孵化产业,创新引领市场。作为科技型企业转型的典范,海信集团发力激光影院电视、智慧城市产业、医疗电子产业、金融服务产业化。海信联合青大附院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已在全国30多家三甲医院成功实施辅助手术千余例,成为数字医疗产业的领导者。

    围绕仪器仪表、海工装备、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能源等重点产业方向,青岛市强化产业培育、科技项目、研发机构、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支撑,提升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推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去年全市95家企业完成产值1025.1亿元,占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的27.4%。

    科技大项目是产业之基。以海洋国家实验室、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产业基地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为依托,打造集群式发展的科研创新高地。获批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特种海工装备产业基地、微电子产业园等。全市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

    靶向产业集聚高端研发机构,为高新产业提供支撑。针对创新资源不足及产业发展短板,青岛市创新体系化招商模式,“以所引所、以企招企”,围绕中科院及中国电科、中船重工、中车等“央企集团军”集聚创新资源;发挥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招商引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通过“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四条主线,引进建设高端研发机构48家。

    中科系:与中科院签署两轮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两所九基地一中心一园一城”发展格局,集聚人才2000余名,合作企业200余家,孵化公司50余家。中科院青能所与华通共建国内最大的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工程,与琅琊台共建年产值5亿元的海洋微藻脑黄金生产基地。中科院青岛轻型航发研究所建设2万米高空轻型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台,涡喷发动机已实现产业化。

    高校系: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大等18家理工类重点高校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园区。哈工程船舶科技园建立7大公共服务体系,入园企业94家,签订订单8亿元。

    企业系:中船重工集团在青设立海洋装备研究院,并组建总资产106亿元中国船柴,打造高、中、低速全系列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研发生产制造基地。与中电科集团深化战略合作,设立41所、22所、40所青岛分部,打造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国际系:日东电工青岛研究院、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中方总部等落地运行。加快清华大数据中心、西门子创新中心、亚马逊创新中心等全面建设。全市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8家。

    人才是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青岛市不断完善各项人才培育和引进政策,出台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办法,首批2个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落地发展,引进培育领军人才175人。争取青岛人才进入“国家队”,今年13人(单位)入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占全省1/3,总数达47个。

    聚焦企业,培育创新发展主体

    在青岛,大企业创新领跑全国。海尔开启“人人创客”模式,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和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搭建“海创汇”平台,汇聚1300余家风险投资机构、120亿创投资金,与创业服务组织合作共建118家孵化器,超过100个小微企业年收入过亿。澳柯玛“腾笼换鸟”,用原有80多亩的厂房建设冷链物流孵化器;参与发起成立3亿元高创澳海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同时,“千帆”企业发展得益于青岛市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千帆计划”。既关注骨干企业等“参天大树”,又注重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出台8项配套细则,采用研发投入奖励、科技金融支持等措施,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首投、首贷、首保。今年486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26亿元,应享尽享率达89%。

    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不断涌现,成为行业企业创新典范。依托软控建设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全国创新试点。昌盛日电全力打造光伏现代农业综合生态链,开展“创客式”精准扶贫,光伏农业科技模式叫响全国。特来电公司“互联网、车联网、充电网”新三网融合技术全球领先。明月海藻自主研发的海藻酸盐产品,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红领集团打造全球唯一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生态平台,开启了互联网工业新模式。

    强化服务,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胶州湾畔创新之花,离不开营造创新生态,青岛市搭建多维度创新服务体系。

    优化孵化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培育,“创业青岛千帆启航工程”被列入全国5个“创业中国”示范工程之一。全市孵化器累计入驻企业1.3万家,培育高企127家,吸纳就业7.7万人。622家在孵企业获得投融资超过7.9亿元,上市(挂牌)企业115家。全市国家级孵化载体96家。12个创业街区并投入使用,累计引进各类服务机构100余家。建立“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辅导体系,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成立“青岛创客联盟”。

    优化技术转移服务促进成果转化,搭建“政府、行业、科技中介、技术经纪人”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建成“一厅一网一校一基金”,获批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城市。全市技术经纪人和技术转移机构分别达到493人、127家。国内首推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建立常态化交易机制,累计挂牌科技成果4024项,成交466项,成交额8.4亿元。举办四次科技成果拍卖会,推出专利权作价入股、“互联网+”等拍卖新模式。获批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并成立了8个分中心。

    优化科技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创新股权、债权、股债联动融资模式,加强与“一行三局”合作,重点推进与人民银行的“投保贷”、与保监局的“政银保”、与证监局的“双创债”、与银监局的“银企对接”等产品和服务。建立以智库基金、孵化基金、成果转化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为链条的股权融资体系,组建基金30只,规模超23亿元,共为185个项目投资8.38亿元。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累计为449家次企业提供14.8亿元信贷支持。全国首创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青岛模式”,被列入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累计74家企业获授信贷款2.61亿元。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推动专利运用保护,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获批建设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分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岛专利分理处开业,崂山区成为全国第9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全市专利代理机构48家。专利执法绩效考核连续两年在全国排名第一。目前,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年度考核由2012年副省级城市第9跃升至第1。

    科技大数据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累计访问量超过225万人次。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入网设备3000余台套,累计为7000家次企业提供服务。通过科技服务入园区、公益培训等活动服务5000余人。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用于创客团队和在孵企业购买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科技通手机客户端、掌上孵化器等APP手机客户端和各类公众微信号服务10万余人次。

    深化改革,释放创新发展活力

    近日,青岛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技术转移补助暂行办法》,对技术合同服务点和转化自有技术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根据技术合同交易情况,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补助。这是青岛市不断深化科技管理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藩篱,释放创新发展活力的又一创新举措。

    自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以来,青岛市突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深化管理改革,通过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实施科技创新券、设立专利运营引导资金、发布高企认定管理方案……精准出招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创新创业,从原先只注重科研管理的“小科技”,铺陈出强调创新服务的“大科技”格局。

    深化“放管服”,建立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机制。完善政策体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围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企业培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细则,形成创新政策“组合拳”。出台股权分红激励办法,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科研人员收益由国家现行的50%提高到80%。

    改革科技管理。调整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向和方式,通过“拨、投、贷、补、奖、买”等多种手段,支持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并将项目立项权和资金分配权下放给联盟等平台组织。促进校(院)地合作。建立高校院所服务地方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作为科技支持的重要依据,提升高校院所服务地方能力。充分发挥青岛市科创委作用,加强区市、部门统筹联动,凝聚全社会科技创新合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型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让创新创造的种子在胶州湾畔开花结果,让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姜波表示,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青岛市科技系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和布局为横轴,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纵轴,青岛市描绘出了一幅创新引领发展的新蓝图,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提供更有力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