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中国尊”执行总工许立山 做有挑战的建筑
人物档案

许立山,一九七七年十二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现任中建三局大项目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尊项目执行总工,长期在大型复杂工程项目中从事技术工作。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矫 阳

    40岁的许立山,入行18载,参与了央视新台址主楼和中国尊大厦建造的全过程。见到他时,许立山正站在中国尊顶楼的平台上。“我喜欢做有挑战的建筑。”沐浴在初冬的阳光里,他对科技日报记者讲起,脚下建筑从无到有的故事。

    实现“零场地”施工

    2012年6月,刚刚完成央视大楼建设的许立山接到通知,被任命为中国尊项目执行总工程师。那一年,他只有35岁。

    中国尊,这是国内首座由中国设计师自主设计的超高层建筑,建成后成为北京第一高楼。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商务区央视大楼的对面。这里寸土寸金,高楼鳞次栉比,周围难有多余的空地留给许立山。

    几乎是“零场地”施工,又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项目。

    再看看这座建筑的体量。中国尊是世界首个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造的500米以上超高层大楼,它耗费了14万多吨钢材和35万多方混凝土,整个施工周期仅有62个月。

    “62个月建500米以上的超高层,这个工期绝无仅有。”上述数字,再加上超高的环保要求,这些都令许立山倍感压力。既要抢工期,又要符合各项标准,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路——创新。

    中国尊高达500多米,基坑深度近40米。没有场地,无法直接用溜槽进行浇筑,而用泵管浇筑效率太低。

    该怎么办?团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最后,许立山从儿童滑梯获得灵感,创造性地提出用“串管+溜槽”的方法进行浇筑。“用‘串管+溜槽’的方法连续浇筑93小时,一次性完成了5.6万立方米底板超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传统泵管方案相比,工时缩短了20%。”该项目技术部一位青年技术员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用新方式浇筑期间,许立山几乎天天都守在工地。一天凌晨,刚值完夜班的许立山在家休息,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便立即赶回距家16公里的工地。“那几天正在浇筑大楼底板,雨水很可能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这是大楼的根基啊,不能出任何问题。”许立山说。

    29岁累白了头发

    1999年,从沈阳建筑大学毕业后,22岁的许立山加入中建三局,从工长、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技术总管”。

    由于热衷力学,许立山喜欢上了建筑工程,而他的“最爱”是各种极具挑战的“另类”建筑。在他眼中,预应力是缔造不同结构建筑的魔法。

    许立山认为,近20年中国的飞速发展,为建筑工程从业者搭建了宽广的历练平台,而他的成长也是在一次次实践中完成的。

    毕业仅一年,许立山接到了建造湖北出版文化城大楼的任务。当时,这是国内首个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建筑的项目,结构上集成了多种复杂的预应力技术。任务虽然艰巨,可幸运的是,初来乍到的许立山第一次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就遇上了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老顾问总工。

    “刚出校门,第一次做这种具有创新风格的施工方案,非常忐忑。但经老师批改的施组文件非常整齐,修改之处都用公式和数据细致地标注出来,让人一目了然。这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教案。”许立山至今保存着这份施工文件,并传承了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

    为了能跟上新风格建筑的施工步伐,许立山把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丰富不同风格的建筑知识。“当时,湖北出版文化大楼项目的旁边就是图书卖场,许立山一下班就泡在里边,涉足的几乎全是专业书。”一位同事回忆说。知识的“高楼”在许立山脑中渐渐竖起,他的技术能力与日俱增。

    2013年11月7日晚,世界高层建筑学会“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评选结果在美国芝加哥揭晓,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斩获最高奖——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

    得知这个消息后,许立山走出办公室,静静地站在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前,看了好久。他回想起这八年来走过的路——从一名部门技术负责人干到了执行副总工。为了这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彼时29岁的他累白了两鬓和前额的头发。

    “更新、更具挑战性”

    飞速发展的中国建筑获得了世界同行的称赞。不久前,日本大成建设高层来中国尊参观时,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你们这个工程团队这么年轻,没想到中国的高层建筑技术这么领先。”

    自2013年7月开工至今,中国尊已创造出23项施工纪录。

    “你看咱们踩着的这个大平台,像不像‘蜘蛛侠’?”站在楼顶施工平台上,许立山开心得像个孩子。

    和以往的工地有所不同,中国尊楼体四周没有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和防护网,只有一个如同正方体的施工平台“骑”在楼顶,像极了“蜘蛛侠”。平台操作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可同时进行四层楼的作业。“这个平台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它的承载力世界第一。”许立山说。

    为能让“硕大”的平台像“蜘蛛侠”一样稳固地攀附在楼体墙面上,许立山和同事实验了无数次。平台进行第一次顶升时,许立山就守在平台上,连续39个小时不眠不休。

    “蜘蛛侠”仅是技术革新的一隅,围绕“零场地”和绿色施工,中国尊还有几十项创新。其最前沿的施工技术,吸引了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近3万名参观者。

    “透过中国尊,他们看到了中国建筑的实力,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可思议’。”许立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国建筑正在投标一个新项目——迪拜塔(河港湾高塔),其投标文件中一半的创新技术来自中国尊。

    那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学徒”不仅有迪拜高塔。参观中国尊后,“一带一路”沿线多国都不约而同前来中国邀标。

    中国尊之后,许立山的下个目标是什么?“那只会更新、更具挑战性。”他笃定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