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由“换头术”想到的
韩 晗

    随想录

    幼时读《三国演义》,有一个片段使我过目不忘,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后对曹操说,“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现在当然知道,关老爷吹嘘自己的弟弟,无非夸自己水平高,但是“取上将首级”读着却让人有点毛骨悚然。后来读完《三国演义》,发现那时的人都是“人头控”,动辄取别人的人头,或是拿自己的人头做赌注,据说一部《三国演义》里,将近一半的人是身首异处的,包括关羽在内。

    在古人看来,人头代表着生命,如果头没了,生命也就终结了。只要“有头可换”,就可延续生命。因此,古人才会想出“缀元”的办法保持被砍头的人身首“完整”。

    人类一直有永生的梦想,从徐福东渡到器官移植,现在又将目光转移到了“换头术”。近日,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与中国教授任晓平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完成了在人类遗体上的头部移植手术,引发热议。有好事者扒出历史尘封中的往事: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医学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都曾“制造”过“双头狗”,“双头狗”可以存活数小时乃至数天,这可以说是人类开展“换头术”的先声了。

    最著名的例子是,1954年,苏联医学家弗拉狄米尔·德米霍夫将一只小狗的脑袋“嫁接”到了一只成年杂交狗的脖子旁,“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双头狗”,一时间舆论哗然,这让古希腊神话中的怪兽客迈拉终于跨越时空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现在看来这个实验当然有些残忍,但就当时人类医学界的水平与局限性而言,也是一种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处于刚从战争中走出、一穷二白的时候,这个实验启发了以裘法祖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归国医学家。在缺乏基本经费、医学设施、实验条件与配套人手的情况下,他们积极借鉴当时国际医学前沿技术,利用各类简陋条件开展动物器官移植的医学实验——包括狗的肝移植实验等等,可以说是筚路蓝缕。用裘法祖院士的话说,“当时(条件有限),有很多困难,只能试试看”。

    这种每天与动物打交道的实验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据同济医学院的老人们回忆,当年意气风发的裘法祖院士,时常是“穿着西装出门,一身狗毛回家”,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数百次实验之后,裘法祖院士才敢逐渐地将动物医学实验转移到临床上,武汉的同济医学院也因此成为了全国器官移植的中心之一,裘法祖院士被公认为“中国器官移植之父”。而与之相伴成长的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室,也成为了今日具备国际影响力与权威性的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为中国的医学实验事业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今日中国得以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器官移植国,以裘法祖先生为代表的医学家们当年的努力居功至伟,这见证了中国医学家们困境起航,艰辛开拓的创新、创业精神。

    如果未来,真有头部移植手术,也许那时的作家们再写穿越小说,会这样改写《三国演义》——

    “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首级有什么用,人家上将都有好几颗备用首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