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当声音可听可见可触摸

博览荟

祝 青

    声音无形。如何以声音为媒介表现艺术,如何以声音艺术探讨生命与自然?正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个人艺术展》(Sonsara)试图给公众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不要如往常一样从正门大厅进入,走侧门、乘坐扶梯才是正确的观展路线。我们首先经过的狭长扶梯上布满了鹅卵石,好像一条“无水之河”,金属的质感与天然卵石的强烈对比提醒着人们自然景观中的人工痕迹。展厅一反常规,迎接公众的是一片烟雾缭绕的昏暗。公众只能在隐隐的嗡嗡声,以及墙面梦境般的模糊投影中探索前行。这件名为《雾》的作品有意弱化公众的视觉,昏暗中,神经自然紧张,感知变敏锐,对声音自然尤为敏感。

    来自法国的重量级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曾受教于音乐学院,熟谙视触听觉所带来的经验变化。此次展览的六件作品皆如此:没有常规的具体形态,更像是六幕景观空间,以便帮助无形的声音通过视觉化的景观呈现。而蜿蜒回旋的场地结构也恰到好处地附和了这场关于生命、自然、人类、科技,以及未来的言说。一如展览名字所传达的精炼表述:“Son”是法语声音的意思,即可以通过耳朵感知到的听觉。“Samsara”是依业轮回,为生命流转循环之意。“Sonsara”试图通过组合词表达生命不息,声响不止。

    另一件大型声音装置《此地入耳》,是展览更生动的高潮,对生命的言说将主角变成了有机体——于展厅中自由飞翔的158只斑胸草雀。鸟雀在横向放置的电吉他上或扑翅或栖息,这种自然的动作却成了“弹奏”。它们的行踪频频引发琴弦的振动,每次振动所发出的声响又通过扩音器、效果器等设备放大,响彻展厅。相应地,展厅里还布置了沙地、野草与鸟巢。飞鸟的活动不停息,展厅里乐声不间断。在展厅里行走,仿佛是在大自然里经历一场声音演出,只是这音乐无旋律,甚至都谈不上动听。

    这种“非悦耳性”可谓声音艺术的一个特征,因为这里要探寻的不是“音乐旋律”,而是要以声音为媒介探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常常围绕着人类的经验而展开。声音艺术这种自上世纪90年代末才被频繁使用的术语,不仅扩展了艺术作品抽象的维度,也延伸了声音概念的外延。

    自然的乐章无序,无序往往意味着远离控制。表面上,展览呈现的是偶然、随机,甚至漫不经心的声音,而实际上,这一切都在精密的操控之下:无论是电风扇转速、雾气的密度、水流的温度,鸟雀与电子琴的数量,甚至乐器的颜色、瓷碗的质地等,都在提醒着这是一个由技术仿拟的自然,并且所有“自然”的发声都经过严密的计算,而制定规则的则是人类。从河流到迷雾,从无生命迹象的风声到代表有机体的鸟雀,直至水池冥想,观者依次经历了松弛、张力、缓和、开拓、放空的感知,这是对情绪的把控,同时也赋予了展览戏剧性的视觉维度。

    展览还提出了一个更为深沉的命题:人类如何与人工化的自然共存。单纯地倒向生态环保理论或科技批判理论的二元论难免偏颇。人类文明的发展当然无法避免对自然的改造,也无法避免将自然转变为城市的步骤。展览所要讨论的人与自然的控制系统与共生关系于是显得尤为必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