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以引力波事件为契机 上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刘双庆

    近日,科学家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消息经报道后,“引力波”成为热点话题。无独有偶,10月4日,云南大理发生“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引发了公众热议。在以上事件中,媒体记者与相关专家迅速作出回应,针对公众关注的问题,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这类科普课非常有必要。翻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主导认知框架不过短短几百年。对我国而言,现代科学的起步更是姗姗来迟。而即使在一些科技强国,其科学研究成果也不能解释所有自然现象以及伴随科学与工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比如一些环境污染、异常气候现象。这也曾引发公众对于科学的质疑。由此可见,科学工作者在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应懂得如何做好科普,让科学的种子在全社会生根发芽。

    引力波等科学事件为开展科普提供了重要契机和鲜活的素材。在信息供大于求的今天,科普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信息竞争,吸引公众注意力。科学工作者应该善于“蹭热点”,抓住公众议程聚焦热点事件之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第一时间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社会心理学中的“铺垫效应”表明,媒体的报道会对受众认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产生强大影响。科学工作者利用媒体第一时间发声往往可以引导公众对于该类事件的判断,避免消极舆论的形成与扩散,同时达到科普的效果。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经逐步形成了借诸如流星雨、月食等社会关注度高的自然现象传播科学知识的观念。但在针对突发事件积极发声方面,还相对欠缺。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担心准备不足,导致表达不完整、不全面。事实上,他们可以针对当时的客观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发声,对于当时还不能确定的问题,可以在后续表达中进行补充。而对于那些在科学中尚无定论的问题,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进行解释,而不是为了追求提供完全确定性的信息,回避问题。避免因为科学家声音的缺席,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与传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