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他们如何由“追兵”变“标兵”
——山东省科学院跨国合作观察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于 萌  李金萍

    10月中旬,来自8个国家的36名专家出现在山东省科学院大院里。他们此行目的不是旅游。在半个月时间里,他们进企业,访平台,听专家讲,与各方聊,力图“获取科技发展的‘真经’”。

    在“一带一路”的东风中,这是山科院与海外供需互动的一个侧面。从去年至今,共有美俄澳日等十多个国家的87支外国访问团慕名而来。

    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是油气输出大国,但司空见惯的油气管道泄漏却愁坏了政府和企业。

    山科院激光所研究员刘统玉团队的智能化激光甲烷传感器可“对症下药”。在国内市场证明了自己之后,他将目光瞄向海外——海外有需求,山科院能供给,一场场合作水到渠成。

    在山科院每年数亿元的投入下,这样的重量级成果不在少数。与“中国创造”在国际上日益扩大的影响力相吻合,山科院不但希望其成果在“墙内开花”,也期望其“墙外也香”。

    从科技“追兵”转为创新“标兵”不容易,一个关键因素是山科院抓住并享受到了国际合作的红利。

    二十五年前,山科院还是国内科研战线上名不见经传的“沉默者”。为打开局面,他们小心翼翼地迈开国际化步子。山科院国际合作处处长杨合同回忆说:“那时候多数情况是邀请国外专家到院里讲课。偶尔,我们会到国外去访问,惊叹于他们的成果。”

    看似简单地往来,却为杨合同和同事们打开了融入世界的一扇窗户。

    土壤中的木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昆虫具有抗拒作用,是替代化学农药的理想选择。虽然是生物学出身,但在接触到加拿大特瓦瑞教授之前,杨合同并不太了解木霉菌。

    但1992年的这次会面却打开了杨合同的木霉菌研究之门。此后25年,他的一项项创新成果和市场产品问世,也为山科院在生物农药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

    作为2008年进入山科院的新人,郑轶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将震惊业内的水声传感器做了出来。要知道,这种用于水声探测的传感技术及信号处理系统即使某些国字头机构在短时间内也未必能搞定。大家更服气的是这位“机械电子设备专业硕士毕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毕业”的研究员“研发软硬件都行”。

    如果说郑轶们的成长依靠国际合作带动下的内部培养,那么刘统玉算得上通过国际合作引进的一流人才。

    十几年前,留英博士刘统玉还沉浸于光纤传感工程技术领域无暇东顾。但山科院组织的一次交流对接,让他动了回国的念头。如今,转为山科院激光所研究员的他已经在光纤煤矿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等四大方向发力,使山科院在光纤传感技术有了“世界级”地位。

    搭建大平台,培育大成果,这也是“联姻”海外国际合作带来的红利。

    长期狠抓国际科技合作,量变正引起质变。2016年山科院科研经费近五亿元,走到了国内地方科学院的前列,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际科技合作的贡献。这也符合党委书记王英龙的预期,“国际科技合作,我们抓的比较早,也比较实,现在可以说是享受到了合作带来的红利。事实证明,我们走对了。”王英龙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