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实现教育公平,我们正在努力
——十九大代表直面教育那些事儿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操秀英
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就“教育综合改革”主题邀请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虞丽娟、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志怀、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黄俊琼六名代表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22日上午举行的十九大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说,这五年,中国教育个子大了,骨架壮了,颜值高了,排位靠前了。当日下午,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教育综合改革”集体采访上,6位来自教育界不同领域的十九大代表,也从亲身经验出发,谈了中国教育成长的故事。

    补课成风反映社会焦虑

    学生只要开始上学,家长面前就摆出了一个难题——要不要补课?

    补吧,学生累,家长负担也重;不补吧,怎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目前这种大面积学生参加社会补课的现象,无论是从孩子的成长,还是从学校的教学秩序上来讲,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感慨,教育本身也需要反思。“在过程和结果上实现教育公平,我们还需要很多努力。”

    那么,这种补课成风背后的“焦虑”来自哪里?李希贵认为,人类的文明,是教育和技术的赛跑。现在,由于技术迅猛发展,家长对用怎样的教育来应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心里充满不确定性。

    “这次十九大报告总书记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李希贵说,“我们怎么通过全社会的参与,来形成各种形态的学习型组织,使我们的学生找到一次一次的起跑线,而不要仅仅把学校当做起跑线?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可能是下一步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考改革挑战传统人才观

    补课为了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为了在高考中胜出。

    有句话说,高考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2017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在上海、浙江落地。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虞丽娟在集体采访中介绍,上海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2014年与教育综合改革同步启动。上海主要坚持在公平性的基础上,着力在科学性上下工夫,积极探索分类选拔、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机制。

    “我们稳速稳序、积极推进,实现了首届新高考平稳落地,并且在教、考、招各个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性的成果。”虞丽娟指出,改革要把考生和家长的感受度、获得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北京市十一学校是高考改革试点单位。李希贵说,今年9月开学,十一学校4359名学生,就有4359张课表,每一个学生通过学校开发的268个学科课程、30个综合课程和70个职业考核课程,形成了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路径。

    对改革的探索,也挑战了传统的人才观。过去大家习惯将人才分成“文”或“理”,现在“3+3”的改革方案带来20种科目组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和评判标准。第二个挑战,是对教师“路径依赖”的挑战。李希贵表示,走班上课弱化了行政力量,师生关系更为平等。“我们必须用大量教育的智慧、教育的艺术来跟学生平等对话。”

    双一流是“干”出来的

    闯过高考关,接下来就该填报志愿选学校。

    对考生来说,最新的选择参考,可能就是前段时间出炉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了。

    对这一引起广泛关注的名单,入选学校郑州大学的校长刘炯天也有话说。

    他表示,这次名单遴选的背后,有一套程序设计,确立了一个基本的遴选准则,比如说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以及动态筛选。“这个名单出来之后,我总体上是认可的。但是我想,任何一个制度设计都有个适应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整个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整个的办法和规则还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郑州大学入选,在刘炯天看来,是对学校实力条件的展示,为学校创造了良好起点。他也表示,双一流遴选以实力做基础,也有国家均衡教育,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刘炯天强调,双一流名单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干的。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由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这样一个宏大的设计来做努力。”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