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刘志怀:做一棵扎根戈壁滩的胡杨
徐春浩 本报记者 乔 地

十九大代表风采

    不是哪一朵花都能开在天山冰川上,雪莲做到了;不是哪一棵树都能长在戈壁滩上,胡杨做到了;不是哪一个人都能坚持3次援疆,刘志怀做到了。

    “作为援疆教师,我最大的心愿是为新疆建设出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培养出更多有理想、高素质、能够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爱党爱国、管用能用的各类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10月18日,十九大代表、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先进个人、河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志怀深有感触地说。

    “即使没有英雄壮举,但也绝对不能碌碌无为。”2010年底,刘志怀从河南一路西行来到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校,上班后第一天就为自己划定了这一工作“红线”。

    2011年,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进行国家及自治区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刘志怀发挥专长,主动请缨,主持其中的关键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他既要制定方案又要组织实施。12个子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进行分析调研、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协调施工、总结验收等,每一道程序他都精心组织实施,前后共计编制50多万字的各类方案和文件。

    为填补哈密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区却没有能源研究机构的空白,在刘志怀的努力和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2014年5月20日,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2016年7月,研究院被列为河南援疆重点建设项目。依托该研究院,还成功申报了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基地和自治区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走进位于哈密高新产业园区中部的“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施工现场,望着拔地而起的研究院建筑,刘志怀脸上挂着微笑。作为项目负责人,眼前的这个工程,见证了他角色的转变,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