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部分。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万里海疆的海洋大国来说,当前研发前沿引领性高水平创新成果,打造海洋信息获取与防护体系,时不我待、迫在眉睫。”10月21日,十九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德森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要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就离不开几代人的持续创新。”
杨德森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所作的报告十分振奋,特别是报告提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这段话说到了他的心里。
杨德森说,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水声技术发源地,有“中国水声工程事业摇篮”美誉,全国水声行业60%的专业技术人员、70%的高级专家从这里走出。
多年来,他和几代水声人一起奋斗,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引领了我国水声领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技术进步。水声团队协同创新研制的我国首套“矢量水听器”,使中国成为继俄、美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展示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杨德森说,近年来,国家重视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因此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一批对水声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技术成果,对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力争为我国万里海疆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水下“顺风耳”和“千里眼”。
“但是要建设海洋强国,这些还远远不够。”杨德森感慨地说,“我们知道,最前沿最原始的创新是买不来的,是受制于人的,只有靠我们自己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才能真正支撑海洋强国梦。”
他语气凝重地坦言:“当前,海洋信息科学正遭遇发展瓶颈,应该迅速提升我国海洋信息与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水平,迅速解决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人才匮乏局面,否则将影响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进程。”
从教36年,杨德森院士培养了64名硕士博士生。为破解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最新发展瓶颈,杨德森院士亲自带领团队着手研究整合相关学科力量,积极倡导推进“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希望能加快提升我国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对此,杨德森院士充满信心,他期盼着海洋信息科学在十九大精神引领下迎来发展新纪元,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提供重要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