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9日 星期一
细羊毛纤维细度性状 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创新案例

    从1954年成功培育中国第一个细毛羊品种“新疆细毛羊”以来,细毛羊业一直是新疆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新疆细毛羊的育种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然而,细羊毛纤维细度性状是一个受多个基因控制和环境影响的复杂数量性状,利用传统候选基因定位及解析细毛羊羊毛纤维细度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面临着挑战。如何在细毛羊育种中提高对羊毛品质性状选择的准确性、育种方案的科学性,当务之急就是要回答细羊毛品质性状形成过程中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

    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的“中国美利奴羊羊毛纤维细度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解析”项目自2014年1月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项目完成了实验群体的选择、采样和表型数据收集工作,还开展了绵羊基因组分析,以及正常和营养缺陷条件下动物喂养试验及胎儿皮肤组织、羊毛样本采集工作。项目组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种畜育种场为主要实验基地,根据该实验基地细毛羊档案,选择了四个羊群630只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组建了实验羊群体。开展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与羊毛纤维直径性状相关的DNA遗传标记;开展中国美利奴羊与哈萨克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不同品种间全基因组选择效应分析,鉴定出受到选择的基因组选择信号;开展中国美利奴羊基因组重测序研究以及正常和营养缺陷条件下的动物喂养试验,完成了不同发育阶段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分析工作和全转录组学研究。(周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