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
倒逼机制提升生态自觉
——海南“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超过椰子树”的背后
本报记者 江东洲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蓝天白云,碧海银沙,椰风海韵,这是海南人民近在眼前的幸福,也是海南闻名全国的标签。

    作为海南最重要的象征,椰子树是热带风光标志性景观树种,也是海南重要的经济树种,海南岛因此也成为名符其实的“椰岛”。2012年1月,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相关议案,正式确定椰子树为海南的省树之一。

    “加强村镇规划和宅基地管理,弘扬特色乡土田园文化,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使建筑、道路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和谐相融。”今年9月22日,海南省委七届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决定》中的一项内容。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为何不得超过椰子树?这背后又蕴含着什么样的深层用意?

    作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超过椰子树”引发了广泛关注。实际上,“不高过椰子树”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具体而言,是指农村新建住房一般不超过三层,高度不超过12米。

    海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和平认为,“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使建筑、道路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和谐相融”,表述十分通俗易懂,是为了让群众也能看懂,也能在心里竖起标尺,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沿海200米范围内禁止开发建设、海南中部生态核心保护区全面取消GDP考核……近年来,为了提升生态自觉,海南省出台了诸多和“不高过椰子树”类似的规定。

    而为保护环境而制定各类硬性规定,已经成为各地的普遍做法。闻名世界的巴厘岛,同样规定“建房不能高于椰子树”。

    “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这借鉴了印尼巴厘岛的做法,是一种形象的描述。”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晨野说。

    当地媒体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生态文明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引导的,甚至是需要倒逼的。“不高过椰子树”的深层用意,是为了倒逼广大群众进一步形成“环境优先”的生态自觉。

    除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和重点海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外,严禁围填海;永久停止中部生态核心区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全面推行“湾长制”……

    除了“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超过椰子树”的举措之外,《决定》还从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海南建省以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定。

    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森林覆盖率62.1%、大气、水体和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近年来,海南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生态良好的海南省来说,为何在这个时候通过这样一项决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

    事实上,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海南省委七届二次全体会议上透露:“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共交办海南投诉件2000多件,其中有20%的省外举报电话,这说明海南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本岛百姓关注,全国人民也给予关注”,“从2015年的海岸带整治和这次国家海洋督察情况看,我省违规围填海、陆源污染、侵占海岸线、水产养殖污染、破坏海防林、破坏渔业资源等涉海问题比较突出”。

    “我们要确保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力争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刘赐贵说。

    《决定》明确,到2020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不低于95%,近岸海域水环境优良率不低于95%,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在优良水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