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杨凌之变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20周年巡礼之一
本报记者 史俊斌

■聚 焦

    编前语:今年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杨凌示范区扎实履行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各项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行冒着39℃高温来到杨凌慰问考察。

    9月19日,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总结会议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在杨凌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万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和示范区共建部委、干部群众一起回顾成绩、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9月20日,本报头版头条以《杨凌劲风扑面来》为题,对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进行了概括展示,引起强烈反响。

    为回应关切,即日起本报再次推出《杨凌之变》《杨凌之基》和《杨凌之光》系列报道。

    秦岭脚下,渭水河畔,陕西杨凌,农耕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985”和“双一流”身份让其荣耀,这里长达17年是中国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区,这里正在建设中国唯一的农业自由贸易区,这里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农科城。

    蓄势待发 壮志凌云

    1997年7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乘着“壮志凌云、奋发腾飞”之气,杨凌在国内率先踏上了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20年前,杨凌是咸阳市的一个远郊区,更早前是武功县杨陵公社,地域不足4平方公里,但区内有2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近4000名科教人员。

    荣耀常常和困惑相伴,辉煌往往与隐忧相随。进入新世纪之前,与灿若繁星的科研成果构成强烈反差的是当时杨凌窘迫艰难的工作生活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寥寥无几,基本生活用品供应奇缺,医疗卫生条件简陋落后,子女上学就业无法解决,城镇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科研成果频遭毁坏盗窃。

    分属三部一院一省的“十大单位”之间,缺乏分工合作,学科、项目、设备等分散浪费,还有住房难、就业难、择偶难、上学难、看病难,加之驻地产业基础薄弱,导致人才外流尤其严重。仅“八五”期间流失的高科技人员,就达450多名,人才流出入比一度高达19∶1。

    示范区成立后,杨凌10家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如今,杨凌区内现有四所科研院校,现有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七大学科门类,拥有各类农业科研人员7000余人,在校学生由合并前的1万名增加到了3.5万名,研究生从700名增加到了5000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进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行列和“双一流”高校行列。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进入了国家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如今,行走在杨凌,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这里建成区绿化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平方米,“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初见成效,渭河杨凌段一期4000亩生态水面已经形成。今年6月,选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7月,区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8月,高考二本上线率蝉联陕西省第一。高铁站、城市慢道、湿地公园建成投用,甘甜的石头河水和华电供暖进入千家万户。围绕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加速发展,构建了创业工场、众创田园、创业大街等立体孵化集群,出台了国内最优惠的38项政策,已有750家技术创业团队入驻杨凌,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成功跻身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得益于杨凌示范区的建立,崭新的中国农科城靠“小气候”留得住人才,吸纳了一大批急需人才,还成就了许多“想入非非”的人才实现筑梦成功。这个地处中国大西部的农科基地不仅保住了,而且还活力四射,魅力四射!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

    打破了行政壁垒,整合了科教资源,集聚了创新要素。杨凌示范区省部共建的体制优势,让产学研“拧成了一股绳”,有效拉动了农科教协同创新的整体实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所由教育和科研单位合并组建的大学,原七家单位分属教育和科研两大系统,由五个部委(省)管辖,单位的级别、职能定位和管理模式差异大,职工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各单位职工队伍结构复杂,思想认识也有很大差异,极大地增加了改革的难度。杨凌的另一所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遭遇的困惑与矛盾也是如此。

    合校伊始,西农大就紧紧抓住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以学科为龙头、一步到位、一次性实质合并”的改革思路,坚定推进国家科技教育体制统筹改革试点,完成了原七个农业科教单位的实质性融合,探索构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新体制,整体办学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在国家和教育部大力支持下,创办研究生院,拓展了办学空间,赢得了发展新生,为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步进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42所“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狠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农业历史文化等领域积淀形成显著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个、省部重点科研基地55个。截至2016年底,学校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9项;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000多篇,较1999年增加106倍;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数156件,较1999年增加25倍。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逐年增加,其中,2017年获批181项,较1999年增加8倍。

    在理顺办学体制的基础上,西农大逐步调整院系设置布局,积极推动后勤、产业、校外场站改制,有序实施人员分类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持续加强科教资源配置改革,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管理部门职能,切实强化学院主体地位,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章程》为统领,深入推进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推行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搭建起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坚持以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服务区域发展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为使命,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着力加强作物生产与病虫害防控、动物生产与疫病防控、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与生态修复、水科学与农业工程、食品加工与营养安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等7个优势学科领域建设;积极发展生物学、基础理学、信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4个特色鲜明的基础性学科;大力培育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构建形成旱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协调发展、与学校使命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该校有3个学科位居全国前3位,有12个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10位,前10位学科数位居全国23位、在农林院校中排名第二、在陕西高校中排名第一。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US News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农业科学位居全球第26位。在上海软科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有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其中农学学科位列世界第15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居世界第22位、水资源工程学科位居世界第37位。

    以大农学科(农林水)为主,杨凌示范区内的两所大学均建立起以面向旱区为主,与大农学科主动交叉融合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机制。它们打破了行政壁垒,整合了科教资源,集聚了创新要素,有效拉动了农科教协同创新的整体实力。曾经零落分散的科研力量通过科教体制改革实现整体融合,协同创新;原来单调刻板的农技推广方式通过科技示范焕发崭新活力,生机勃勃;昔日简陋的镇点基础条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逐步乐业宜居。

    庆祝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2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是喜上加喜: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名单中,该校再次上榜。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得益于中央共建部委的强力支撑,得益于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杨凌示范区的科创能力在涅槃更生中升华再造,光彩丽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