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1日 星期四
昔日尾矿区 如今变公园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重金属污染治理纪实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李 贵

    阳光,海滩,碧浪。一群青年男女,欢乐地打着沙滩排球。这里是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西河沙滩公园。

    不“剧透”,你很难想象,这个占地500多亩的美丽公园,曾是寸草难生、污水横流,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尾矿区。

    富裕矿主苏仙区 自破钱袋子

    郴州苏仙区,矿产资源富集,被国际地质届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也是大自然赐予苏仙区人民的“钱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西河上游矿业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曾有矿企近千家,矿业经济占全区GDP的60%以上。但每年直排西河废水也达2000余万吨之多。

    被当地居民亲切称为“母亲河”、湘江二级支流的西河,经历连续采选矿浩劫后,植被严重破坏,重金属污染高超标。铅、砷、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数十倍。

    不要“带污染”的GDP,全力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了几任区委领导班子的目标。2010年起,该区掀起了西河“大整顿”。在长达28公里的流域内,进行“休克式”疗法,将668家采选矿企业整合成28家。

    “矿山和选厂关闭整合后,区财政收入下降了60%。此后,我们还进行河道治理、清运尾砂,整理可开发土地近3000亩,打造沙滩公园等市民休闲地,累计投入近5亿元。”苏仙区区长李志红向科技日报记者说。

    勒紧裤腰带 依靠科技“+”治理重金属污染

    为完成湘江流域(苏仙段)重金属污染治理,该区先后编制了《苏仙区西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等14个专项规划,出台了《西河沙滩公园建设方案》等20个实施方案。

    通过近7年努力,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流域内12个地表水检测点监测,给出的2017年1至8月分析报告显示,河流断面水质稳定控制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内,合格率达98.64%。

    “生态治理,没有现成的‘模板’。不过目前的成效看,我们还是获得了一些经验。”李志红说。

    治理污染,必须依靠科技“+”,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产业转型。按“减少数量、规范开采、综合利用、消除污染”原则,推动钖涛化工、金旺铋业等一批核心企业技改升级,逐步实现由资源开采型向循环利用型的转变。

    积极实施生态复绿。实施了坳上段重金属污染治理、苏仙区受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项目。加紧实施矿山覆绿工程,覆土还绿3.2万公顷,建设生态公益林4.6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

    如此浩大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当然不能“愁钱”。大手笔融资、争项目资金、资本运作,成为了当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妙招”。常务副区长巫初华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实施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45个中,已完成39个,完成投资近30亿元。

    勒紧“裤腰带”,不带“污染”的GDP依然一路飘红。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当地还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

    近日,郴州市苏仙区政府举行的“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发布会上,李志红如此“述职”:2016年,全区GDP达298.1亿元,是2012年的1.5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8%。单位GDP能耗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累计下降47.4%和51.7%。

    重金属污染治理,则一直在路上。

    2013年起,该区在西河上游的秧溪河“动土”,打造沙滩公园的“复制版”——东湖公园。这里也曾是被污染河流,周边全是废弃选矿厂和尾砂。“我们规划形成150亩的东湖。我们规划,把秧溪河河道拉宽、砌坝,形成150亩的东湖。目前通过治理,东湖水质已达到引Ⅲ类水标准。预计10月份,东湖公园治理项目可全面完工。”李志红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