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
无形战场磨砺电磁尖刀
——某基地电子对抗训练大队提升部队信息作战能力纪实

科报讲武堂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刘高阳

    谁能夺取制电磁权,谁就能主导信息化战场。而实施宽频域、多样式、多层次的电子干扰,是夺取制电磁权的基本手段。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有幸观摩了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红蓝”实兵对抗演练。

    电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欺骗与反欺骗……记者注意到,几乎就在一瞬间,“红军”雷达屏幕变为一片雪花,原本已经跟踪锁定的“敌机”失去踪影。随即,“红军”阵地遭到“空袭”……

    与“红军”展开较量的是某基地电子对抗训练大队。

    “我们就是要让对手变成‘瞎子’、变为‘聋子’。”该大队大队长丁兆忠说,自2009年组建以来,他们与50余支部队交手过招,使之完成了作战理念、作战方式的转变,成为应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支撑力量。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电子战装备对伊军的电台、雷达和通信设备进行压制性干扰,使多国部队飞机如入无人之境——伊拉克拥有作战飞机680架,却没能击落一架敌机。拥有约1700枚防空导弹,却只打下了一架敌机!

    数据令人震惊,也让有识之士陷入沉思。

    为了打赢“明天的战争”,大队组建之初就把视野瞄准当今世界电子对抗领域发展前沿,把重锤落在“红蓝”对抗中作战模拟不像、对抗过程不真、体系构建不全三大难题上。

    “让吃了亏的‘红军’逐步跳出机械化战争思维模式,真刀真枪地研究信息化战争,绞尽脑汁寻求对策,最终实现‘红军’战斗力的新跃升,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回顾战斗历程,基地领导如是说。

    当天,参加完对抗演练的某防空旅旅长黄会伦告诉记者:“电子对抗,首先要解决信号识别问题,然后才能进行对抗。20多天的训练和对抗,使我们的官兵对干扰信号识别度提高到90%以上。”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个旅的改变不是孤例,几年来所有与大队进行对抗训练的“红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曾被动挨打的某部,一年后再次对抗大队,表现大相径庭。他们仅用规定的一半时间就开设了多个通信枢纽,各个作战要素的通信随即贯通。当大队实施大功率电子干扰时,“红军”通信分队随即采用改频、骗频等对抗手段保持通信联络,应用了猝发通信、集群通信、散射通信等多种手段。该部指挥员感慨,“这都是让你们逼出来的!”

    大队徽章正中间是一只蝙蝠。大队领导告诉记者:“像蝙蝠一样神秘莫测,不给对手任何喘息机会,这是我们的作战原则。”

    2016年,某项电子对抗实战化训练任务拉开序幕。对抗陷入白热化,“红军”某型装备屏幕上突然出现了20多批类似信号,信号时多时少、时快时慢,毫无规律,信号数量、参数和样式变幻之快,让“红军”难以招架,败下阵来。“战后”,“红军”官兵抹着额头的冷汗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复杂电磁环境啊!”

    演习场上的优异表现,源于创新的有力支撑。该大队深入开展应用课题研究,定期召开电子对抗部队建设座谈会,邀请院士专家介绍电子对抗前沿技术,每年开展作战运用学术研讨,清晰划定了从训练场走向战场的“路线图”。

    一次任务中,高级工程师冯涛发现,受多种客观因素制约,电磁环境构建不能满足训练需求,严重影响训练效果。他主动请缨,研制了电磁环境仿真软件,解决了电磁环境构建缺乏辅助设计手段的问题。项目验收时,多位专家一致认为软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可在全军复杂电磁环境训练领域广泛推广。

    记者看到,“创新因子”已渗透到作战研究、战术战法运用、装备技术革新等战斗力生成的每个环节。

    在大队参观,重点实验室、信息作战实验室、战术推演室等,令人眼花缭乱;指挥对抗模拟训练系统、电子对抗作战仿真推演系统和信息作战战术对抗推演平台等多个能够直接用于战术实验、战法推演的平台系统,让人目不暇给。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