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意志铸就钢铁长城
——记74集团军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全能车长”王锐
本报记者 李 伟

    陆军,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建军90周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陆军的发展史。2017年4月,中国陆军集团军迎来新的番号。中国陆军,正从“大陆军”时代走进“强陆军”时代。

    “强军兴军这5年,是部队建设加速转型的5年,也是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最快的5年。”74集团军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3连车长王锐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赶上了好时代。同时,作为“忠诚战士、强军标兵”的全军基层青年战士典型,王锐更是用自己坚强意志和砥砺奋进践行了“中国式战狼”的铁骨铮铮。

    变“手中活”为“必杀技”

    王锐驾驶的某型两栖装甲突击车,是我军实施滩头突击的三代主战装备。刚进海上驾驶集训队的时候,教练员就告诉他:“驾驶员是战车的压舱石,大风大浪能不能闯过去,靠的就是你。”

    这句话被王锐牢牢地记在了心底。可是不成想,第一次驾车出海就走了“麦城”,两栖战车到了他手里成了不听使唤的“钢铁怪兽”。为了驯服这个“铁家伙”,王锐顶着酷暑战海浪,把“五步涉海动作”进行了上千次演练。

    岭南盛夏,酷暑难耐,即使薄衣短袖,不一会就汗流浃背。记者钻进王锐平日驾驶的战车里体验了一把。结果,在没有冷气设备、憋闷的装甲车内,体表温度能达到近40℃,汗珠从额头上渗出,顺着鼻尖滚落下去。

    “平时他就是坐在这个驾驶椅上反复练协调动作,一练一上午。”王锐同车战友、中士徐斌旭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几次练到身体脱水,爬出来休息一会,接着进去练。”在战友们眼中,王锐有“三特”本领:特别能抗晒、特别能抗蒸、特别能抗晕。

    海训期间,王锐右小腿生出一个鸡蛋大的脓包,整条腿肿了一圈,每天一瘸一拐的进车训练。两个月下来,瘦了十多斤。就在这种情况下,王锐硬是拿下了“驾驶特级”的装甲兵驾驶员最高等级资格。2017年,他又通过了通信特级考核,成为全军最年轻的“双特”两栖装甲尖兵。

    练成现代战争需要的“全能王”

    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当口儿,各项任务千头万绪,但练兵备战仍是重头戏。转型不仅是改番号、压规模的编制调整,更是结构重塑的“换羽新生”。

    这五年,王锐见证了改革强军的加速推进,亲历了练兵备战的如火如荼,目睹了装备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以来,我驾驶的809战车,先后经历了加装炮射导弹、北斗导航系统换代、车长任务终端升级等三次大的信息化升级改造。”王锐自豪地告诉记者。

    加装炮射导弹,运用激光制导,能大大增强战车火力打击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火控系统的操作难度,稍有偏差导弹就会失控。王锐把战车开到复杂地域,在极限条件下练稳控,多方采集数据进行比照分析,摸索出了“一稳二定三协同”的训练方法。驾驶训练,王锐蒙上潜望镜,逼着自己用显示终端和CCD摄像仪处置情况;通信训练,他关闭语音通话器,强制自己用数据通信传指令;指挥训练,他愣是把难以掌握惯性定位导航练得专业而精准。

    不仅如此。王锐瞄准实战需要,苦练装备维修技能。每一次加改装,他都主动请缨参与,天天黏着厂家师傅一遍遍讨教,对着说明书逐条消化。“这边改装刚完毕,那边他就拿出了一整套使用操作流程。”战友徐斌旭说。

    五年来,王锐参与绘制了通信、操控、武器等13个部位28张保养流程图,协助研发装甲装备多功能便携式维修平台、野外条件下装甲装备清洗保养设备、胸关检测仪等6项革新成果。2017年7月,他还以4科全优成绩拿下通信特级考核,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车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