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操心扶贫 他想把蔓越莓种上川西高原
王 迪

    德国科学家豪格尔·帕奈把生命中近三分之一时光留在了川西高原。17年来,他往返于成都平原和四川藏区,依靠植物克隆技术帮助藏区引进、种植高附加值的水果,以扶贫促进生态保护。三个多月前他因劳累过度病逝在实验室,享年57岁。

    帕奈的实验室里依旧整齐地摆满了透明的塑料罐。蓝莓、黑莓、蔓越莓、彩色土豆、兰花、中草药……每一个罐子都盛着他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的努力。

    从2001年至今,帕奈以德国政府“国际派遣和发展中心(CIM)”的高级人才援中专家的身份,受聘于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高级顾问。

    帕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黄龙景区提供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黄龙他发现人和环境之间的冲突日益突显,村民在景区违法伐树、挖矿、偷猎的行为时有耳闻。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打破僵局。

    “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环境保护。但另一方面,这里住着农民。因为高海拔和基础设施落后,他们收入微薄,不得不依靠一小块田地上的产出为生,但这些不足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把他们关在大门外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生存。所以,为了完成我们的环保工作就必须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帕奈在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说。

    川西高原土壤贫瘠、气候恶劣,本地农民通常以种植青稞和玉米为生。

    帕奈最先想到的增收办法是让农民种蓝莓。蓝莓在一家中国水果店曾可以卖到400元/斤,而且能在黄龙景区周边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在他的提议下,2008年,德国大使馆和黄龙景区管理局共同出资购买了少量蓝莓种苗。帕奈对这批种苗进行克隆,克隆后的种苗在毗邻景区的阿坝州松潘县小河乡和施家堡乡试种。

    经过3年,一家试种蓝莓的松潘农户获得了大丰收,当年产出100公斤。在施家堡乡,如今已有110户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蓝莓面积也推广到近400亩。当地还办起了以蓝莓采摘为特色的“蓝莓节”,每年夏季当地村民都会邀请帕奈参加。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6年,仅通过官方渠道在黄龙景区销售的本地蓝莓收入累计就超过了150万元。

    蓝莓的成功给了帕奈很大的信心。随后,他有了更宏伟的计划:3年内在阿坝州快速推广包括蓝莓、蔓越莓、黑莓在内的5种经济作物。

    帕奈相信,蔓越莓能够治理草原沙化,同时又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收益。他们今年的重点是把两万株蔓越莓移植到若尔盖湿地。

    一方面,蔓越莓耐高寒、喜欢水,能帮助改善若尔盖湿地的生态。位于川西北的若尔盖湿地面积近16000平方公里,在枯水期为黄河上游提供了约40%的水量,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与此同时,若尔盖湿地也是中国土地沙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对蔓越莓的需求正在快速膨胀。据美国蔓越莓市场协会统计,过去5年,美国对华蔓越莓出口增长728%。在2015—2016年度,中国共进口美国蔓越莓5820吨,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5%。

    4月19日下午,帕奈做完土壤分析后,疲倦地走向实验室隔壁的一张床上,准备小憩。结果,他再也没有醒来。(据新华社)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