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
空降兵方队——
四任连长勾勒装备发展脉络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 讯 员 蒋 龙 夏 澎

    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活动中,以“上甘岭特功八连”为主体组建的空降兵方队,驾驭空降兵战车和空降型猛士突击车,接受了检阅。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次阅兵中八连第23任、26任、29任、31任连长齐聚演兵场,勾勒了空降兵装备的发展脉络。

    这次沙场点兵,是八连继2009年国庆阅兵驾驭空降兵战车亮相阅兵场后第3次接受检阅,也是改革调整后的首次亮相。

    空降兵方队将军领队、空降兵某军参谋长孙向东少将是八连第23任连长。孙向东回忆说,在他任职连长时,受空降空投能力制约,装甲战车等重型装备降不下去,伞兵着陆后只能靠两条腿走路、靠轻武器击敌,常常因为两条腿跑不过“敌人”的坦克而错失进攻的最佳时机。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央军委把空降兵列为重点建设部队,空降兵部队的建设发展由此步入“快车道”,孙向东作为八连连长见证了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大跨越:随着车辆、火炮等大型装备空投成功,空降兵作战模式逐步进入“摩托化、半机械化”,部队机动作战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随着空降空投技术的发展进步,一批批通用装备相继列装空降兵部队并不断得到改进、完善,通过一系列实兵演习的检验和锤炼后形成战斗力,丰富了空降兵的作战样式和手段。孙向东告诉记者,目前,空降兵正逐步实现由传统的伞降作战向立体机动突击作战,由相对单一兵种向多元合成化兵种,由摩托化、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转变的历史转进。

    八连第26任连长、空降兵某旅参谋长龚伟强是空降兵方队的筹划组织者。龚伟强对空降兵战车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任八连连长期间,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空降兵战车首次“落户”空降兵,该型战车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较好的空运空投性能,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及内陆地域安全投放,是体现现代空降兵远程机动和火力突击能力的重要保证。龚伟强自豪地说,八连是首批列装空降兵战车的连队,登上战车那一刻,每一名八连官兵心里都非常高兴和自豪。“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空降兵战车首次从天而降,标志着空降兵正式迈入“重装时代”。

    为解决原有编制体制与未来空降作战编组不相适应的问题,2013年10月,空降兵部队作出重大调整,将八连所在团整建制改编为空降兵唯一一个空降机械化团。面对使命任务和编制体制的变化,八连第29任连长、空降兵方队作训参谋毛磊,在这关键时期担当起连队转型建设的重任。

    针对未来空降作战需求,毛磊带着全连官兵集智攻关,实践“信息主导、体系对抗、融合集成、联合制胜”的全新理念,按照“模块整合”概念优化作战编组,革新训法战法,加快了训练模式转变。

    在“和平使命—2014”联合军演中,毛磊带着八连官兵驾驭空降兵战车,与空中指挥飞机、卫星定位、导航、通信系统密切协同,实现“空中一声令、地上铁流奔”,展示了中国空降兵最高战斗力水准。

    此次阅兵活动中,八连第31任连长毛小龙担当任务部队指导员。

    毛小龙于2016年6月接过八连连长的接力棒。今年5月初,在旅新组建成立后组织的首次战备营实兵实装空降演练中,毛小龙带领八连官兵圆满完成任务,确保了战备工作的延续性。

    记者了解到,此次参阅的空降兵战车经过近年来跨区演训、联合军演等重大任务历练,突破了复杂天候、陌生地域战车三件重装连投、人装同机空降等技术难题,已经实现了主战装备机械化、重装空投系列化、空降规模多样化。

    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