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
网络时代需警惕“学习陷阱”
卢阳旭

    近日,孩子偷骑共享单车不幸死亡,家长索赔878万的事件引发诸多讨论。一些从案例中分析和解读出来的大道理甚至立法和政策建议在公共媒体和朋友圈中流传甚广。此处不讨论相关解读和建议是不是有道理,也无意否认的确有见人见事都能入木三分者,而只想说,过度解读个案,将一些偶然的、个体化的现象和线索误读或误信为必然的、一般化的逻辑,很容易掉进“学习陷阱”。

    学习陷阱是人类学习活动的影子。它既源于特定情境下难以避免的信息不足,更源于思维惰性和科学方法的缺失。小时候,我们嘲笑守株待兔、因噎废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当事人们,指出他们缺乏概率思维,从个案中过度学习的荒谬,并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不会犯同类错误。但事实上,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议论,还是KOL们的“10万+”文章,这类错误俯拾皆是。

    人们通常认为信息多元化有利于降低从个案中过度学习的风险。但事实上,在信息大爆炸、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各种信息汹涌而来,人们很容易有一种见多识广的幻觉。在泛滥的圈友点赞和“10万+”文章的助推下,置身其中的人们很容易受到“回音壁效应”的影响,沉浸在各种“共鸣”之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并大大低估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由情感和直觉主导的“快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压倒了更严谨、更理性的“慢思考”。

    很多人也许会抱怨说,信息爆炸加剧了注意力稀缺,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成为常态,人们不得不选择性地吸收信息,不得不更加依赖各种KOL的观点和逻辑。这是事实。但这不仅不能成为无能为力、放任自流的借口,反而应该让我们更加警惕各种自己刨的或别人刨的学习陷阱。

    跨过学习陷阱没有简单的办法。但记住信息、知识和理论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有益的。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也不是理论,从信息到知识,再到理论需要遵循一套科学的方法,省略小心求证的过程,急促和草率地把大胆假设直接当作确信无疑的理论是相当危险的,从吃一堑到长一智,必须跨过学习陷阱,规避各种明的暗的知识和理论谬误,要抵住一蹴而就的诱惑。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人们完成网络时代的学习任务,远不只是时间分配和注意力管理技巧的传授问题,而是科学方法普及和科学精神弘扬的问题。如若不然,我们知道了那么多信息、学习了那么多知识,最终还是看不清、看不懂世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