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向科技创新转型,值了
——大院大所对接会上的“淘金”速写

    本报记者 张 晔

    “才一个多小时我就接待了十几家企业,真没想到。”展台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辉老师握着一把名片咧嘴笑道。

    “这是大型铝合金构件,它造型复杂,强度高,可用在高铁、地铁列车的车厢骨架上。”王辉告诉记者,这些展品看似平常无奇,却已被独具慧眼的企业家看中,成了“金娃娃”,一家苏州企业当场就表示要签约合作。

    而在展台的另一侧,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部业务总监庄韦正在向太航常青汽车安全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介绍镁合金方向盘,企业技术工程师张欢直呼,早就想做这种镁合金方向盘了,因为它比目前的铝合金轻1/3,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技术。

    7月5日,在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暨第六届产学研成果展示洽谈会上,除了诺贝尔奖得主、中外院士、大学校长等这些科技大咖,还有来自高校院所的1500多名专家和江苏省内的5000多位企业家,他们是这次活动真正的主角,在展会上“淘金”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

    转型企业家展会寻宝

    来自丹阳的企业家林培晨是各种科技展会的常客,在特种新材料专题推介会现场,他和几十位企业家像学生一样认真坐在那听台上专家报告,不时还拿起笔记几句。

    “我们原来是做房地产的,2010年开始寻求转型发展,后来就找到中科院半导体所合作,开始进入激光器件领域,成立了中科四象公司,现在年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林培晨告诉记者。

    激光器件专业性很强,林培晨一早就来到展会上,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合适对口的技术成果,但是他没有放弃,“这么多做新材料的企业,他们的材料生产出来总还是要加工的,这就用得上我们的激光加工设备了”,林培晨听说,7月6日还有一位哈工大搞激光焊接的专家要到丹阳参加产学研专题推荐活动,他想找机会跟专家见面谈谈合作。

    几年下来,林培晨俨然也成了行家,在现场与记者聊起激光技术领域的科研专家和企业同行时如数家珍,“虽然我们公司规模还不大,但是技术在国内是最好的,几年下来,我们觉得向科技创新转型,值了!”

    技术需求榜等你来揭

    “开车时,各种噪音比较多,如何在驾驶环境中为车主提供更好的语音交互识别技术?”

    在江苏大院大所对接会的软件与信息技术领域专题推介会现场,一张写有50个项目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榜”格外引人注目,而前述需求正是其中一项,由江苏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布。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有关人士介绍,有14项技术需求已提前得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响应,并在本次推介会上进行了签约。

    在软件与信息技术领域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榜前,南京弘毅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侯毅海将50个需求挨个看了个遍,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我们公司主要做物联网工业运用和电力系统自动化,这次代表公司来参加对接会,主要是想看看市场需求,寻找合作机会。”他说。

    军民融合汇聚高端技术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4所的展区中心位置,摆放着一个黑乎乎的铁家伙,看了一旁的介绍才知道它的神通广大:这是我国第一台便携式相控阵雷达,专门用于探测跟踪低、小、慢等飞行物,是无人机黑飞的“终结者”。

    该所负责人介绍,这种名为“蜘蛛网”系列要地超低空目标防御雷达,目前已经用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防御中,这次展出一个上午已经有许多客户对这种雷达表示出深厚的兴趣。

    “过去国字号的科研单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是现在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在完成国家交予的军工科研任务后,也要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双倍效益。”14所所长胡明春表示,一定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把高端技术汇聚在江苏,中国电科将在南京江北新区打造千亿级产业基地,涉及智能制造、智能交通、高端芯片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