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6日 星期一
上海交大取消博士生统考堵了谁的路

第二看台

刘 禹 本报记者 王 春

    上海交通大学近日发布了《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介》。其中,学校不再组织统一的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消息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2018年开始,博士生招生方式全面实行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有人质疑,少了统考这条路,那些非名校学生的博士之路是否被堵住了?

    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讨论时,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亚光“吃了一惊”。王亚光觉得,不管是取消博士生统考的招生方式,还是被人质疑其公平性的“申请—考核”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取消博士生统考的招生方式,上海交大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据王亚光所知,北大、中科大、哈工大以及清华部分学科也都取消了此招生方式。为什么要取消?王亚光说,不管是对考生还是学校而言,统考都“非常鸡肋”。据往年经验,由于学生往往会报考数个学校,拿不定主意,每年交大博士生统考时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考。更何况,每年通过“博士生统考”进入上海交大(不含医学院)的学生只有10%左右。

    最重要的是,博士生选拔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而且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往往并不一样,需要的是“个性化选拔”。“‘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王亚光表示。

    实际上,“申请—考核”制是欧美大学选拔博士的通行做法。国内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一直在着力推进博士生招生改革。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博士生录取都采用了“申请—考核”制。上海交大实行“申请—考核”制近10年,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选拔制度和质控体系。

    “‘申请—考核’制并不意味着不用考试。”王亚光说,上海交大“申请—考核”制共有6个环节,最关键的就是综合考核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基础和科研潜能。首先是每个学科制定“申请—考核”实施细则,审批通过后公示,然后学生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申请,经审查、初审通过后,进行综合考核。不同的学科做法会有差异,但都包括笔试、面试和导师组评价。“考察往届博士生,通过‘申请—考核’制选拔出来的博士生质量绝大多数是很不错的。”

    和统考相比,“申请—考核”制赋予了学科、导师和团队更多的自主权,是否会出现“暗箱操作”?王亚光回应说:“招生方案会审核、公示,所有材料都会留存备查,保证公平公正。况且,博士生导师一般每年只能招收1—2名博士生,每位导师会非常谨慎、认真挑选出优秀的、有很好发展潜力的学生。”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往往和导师个人关系密切相关,没有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并不代表科研能力不足。对此,有网友表示担忧:即使没有“暗箱操作”,看重硕士研究成果的“申请—考核”制,是否对这类学生不公平?王亚光说:“综合考核看重的是科研潜力,而不仅仅是科研成果。而且一般情况下,笔试、面试和导师组评价三个环节分数占比相同,不管学生是基础知识扎实还是科研潜力突出,都有展示的空间。”

    此外,还有网友关心是否会有“985工程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其他相似条件)才有资格申请”之类的硬条件?王亚光表示,所有申请者一视同仁,不会考虑学校出身,更何况不少特色学科并不在985、211高校。“事实上,学校实行‘申请—考核’制以来,有相当数量的博士生不是来自于985、211高校。”

    很长一段时期内,考大学的意义不只追求知识本身这么简单,还是贫困学生突破原有阶级的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很多人十年寒窗,只为考上大学。而博士却不一样。“想考博士并不难,想获得博士学位就没那么简单了。要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博士生都要脱一层皮。”王光亚开玩笑说。唯有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对专业和研究方向抱有极大热情的人,才能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以应试教育的思维来审视博士生选拔方式,自然会显得狭隘。某种意义上,上海交大取消博士生统考的招生方式并没有堵任何人的路,反而为那些对学术抱以极大热情,并且能够长期坚持的学生拓宽了道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