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
鼎新力行、务实合作,深耕区域协同创新
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一周年综述
何 亮

    从中央到两市一省,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上下同心,主动作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首都经济圈扬帆起航。

    从一个大战略到三地细谋划,关注“总动员令”,执行“顶层设计”,一幅描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绚丽画卷徐徐展开。

    京津冀农科互助,打破区域局限,一张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蓝图,正从梦想走进现实。

    京津冀农科发展,推进经济建设,执行国家战略,让区域发展驶入“快车道”。

    这一年,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深入联合三地农业科技优势,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结合已有各级平台,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与融合,实现区域内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整合、共享和优化配置,加快推进技术的创新、集成、熟化,支撑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这一年,联盟围绕京津冀区域农业功能定位和重大科技需求,设立京津冀区域协作创新专项,部署启动区域创新项目,促使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农科院等涉农科技单位围绕区域关键共性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并在河北中、北部地区转化应用。

    这一年,联盟始终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结合北京农业科技丰富的创新资源、天津农业研发突出的转化能力、河北省承接先进农业技术转移的潜力优势,整合力量、科学谋划,初步构建了“借力京津、对接河北”的创新驱动格局与成果转化阵地。

    ——砥砺奋进中,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举行。联盟投入150万元资金支持“京津冀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实验室”“京津冀农业资源环境联合实验室”“京津冀果蔬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联合实验室”率先挂牌。

    ——自力更生中,利用自有资金设立京津冀区域协作创新专项。联盟支持启动精品蔬菜安全生产与供应科技攻关与示范等协同创新类课题37个,在蔬菜安全生产、果品安全生产、禽类安全生产等14领域开展项目研究,投入经费达3500余万元。

    ——推广应用中,围绕“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等工作任务主动谋划。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建设生产示范基地37个,联合展示示范新技术、新品种100余项,先后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保定市、唐山市、沧州市、邯郸市等地开展科技对接,搭建平台,推进玉米、蔬菜、水产、林果新品种、新技术在京津冀地区的转化落地和推广应用。

    ——未雨绸缪中,依托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等研究项目提前布局。联盟围绕环首都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科技冬奥、区域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等重大任务,聚焦创新重点,先后联合开展前沿性、基础性、关键性项目协同攻关数20余项,有力的支撑了区域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示范应用。

    ——互利共赢中,成员单位间委托开展科学研究。联盟发挥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产学研优势,搭建项目合作平台,促进联盟成员间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

    新的一年,联盟将围绕机制创新、平台搭建、团队建设、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联盟运营等重点任务制定联盟建设总体规划。

    新的一年,联盟将根据区域农业功能定位和重大科技需求,凝练一批前沿性、基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支持,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原始与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落地。

    新的一年,联盟将发挥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开展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叉性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

    新的一年,联盟将依据联盟成员单位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基础和优势,开展宏观性、领域性、专题性学术交流活动。以学术交流为抓手,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