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
啃下脱贫“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驻村调研

本报记者 李 禾

    天还没有亮,在重庆巫溪县土城镇石柱村里,刘才举就已经忙开了。他给饲养的8头黄牛、57只山羊、4头猪喂上草料和拌上猪食,把50多只鸡苗放出笼子,就洗洗手,换上件干净的衣服,赶紧沿着小路往山下走去。

    他要去位于山腰的任代清家,参加今年第一次举行的魔芋种植科技知识培训课,他还负责把防治软腐病的免费药剂发放到每位魔芋种植户手中。

    刘才举是个很能干的人,当年在湖北打工时,他看到当地种植中药材猪苓很赚钱,就把猪苓引进了石柱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才举贫困的原因与村里大多数贫困户一样,是生病。他的胸和腰部都患过骨结核,曾两次在武汉市武警医院动手术,花的15.6万元手术费和医药费绝大多数是借的。即使到现在,一到阴天或下雨,胸和腰都会隐隐作痛。

    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刘才举不但养了很多牲畜,还种了10亩党参、9亩玉米和5亩马铃薯。去年种了7亩魔芋,今年县里免费给了1500斤魔芋种子,于是,他又加种了5亩魔芋。

    刘才举对魔芋种植很上心,不但种得多,而且种子也来之不易。今年4月,为支持石柱村脱贫,县里免费拉来了5万斤魔芋种子。中途经过的中梁乡正在新修隧道,承运的卡车太大,无法通过。村里联系了3辆小型卡车来转运,但当时村干道还在修建,路基不能承重,种子只好堆放在山脚下。这1500斤的魔芋种子是刘才举一袋袋背上山的。

    玉米、马铃薯、红薯是巫溪县农业传统的“三大坨”。“石柱村位于高山上,早晚温差大,生态环境好,用的都是农家肥,农产品质量很好。但村公路还没有修通,农产品基本都运不出去,卖头猪也必须切成小块背下山。”刘才举说,他种出的玉米、马铃薯等只能作为猪牛羊等饲料,赚不了多少钱。

    “石柱村是巫溪县脱贫‘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但其地广人稀,户均耕地30多亩、林地50多亩,只要路修好了,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巫溪县委常委韦纯友说,巫溪农业发展注重“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品”不仅指农产品,也指品牌。石柱村的产业规划是“长短结合”。长期的包括多年生的中药材、山羊等;短期可见效的有魔芋、土鸡和生猪等。

    “面条做得越细就断得越快,一家一户是无法抵抗市场风险的。农业必须做成规模,农民要抱团发展。”韦纯友说,当前石柱村正准备成立魔芋合作社,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保证品质,以便在市场竞争中把握议价权;土鸡养殖等科学知识培训也将持续开展,期待给村民带来更高收益。

    刘才举对村干道修好后的未来也无比憧憬。“现在养的黄牛都是耕牛,我已经买好了槽料机等机器,等路修通后,就改养肉牛,山下有知名的牛肉干生产企业,好牛肉不愁卖;山羊的繁殖期在秋冬季,但去年冬天下雪,我家山羊冻死了几十只,路修通了,建筑材料能运上山,就可以盖更大更暖和的羊圈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