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5月15日—5月21日)

    本周焦点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太阳大气外层磁场

    日本国立天文台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对CLASP探空火箭在接近太阳处搜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是人类首次通过观察太阳紫外线极化现象来探索太阳大气中外层磁场。数据显示,太阳上层色球层和过渡地区的结构比以前预想的更复杂。

    本周争鸣

    NASA决定“猎户座”首发不载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评估成本和风险后决定,由重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航天器首次合作的探索使命第一阶段任务(EM-1),首飞将不会载人,且发射时间推迟到2019年。

    本周之“首”

    3D打印首次设计出小鼠可移植卵巢

    美国西北大学研发出一种3D打印的微孔支架,可以支持小鼠卵泡细胞发育,并用于恢复手术绝育小鼠的卵巢功能。这是人类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成功设计出一个功能正常的小鼠可移植卵巢,标志着生育能力保护领域的一大进步,但尚不清楚这种支架方法是否能支持移植的人类卵泡存活。

    前沿探索

    美制造出具有造血干细胞功能的细胞

    美国科学家成功将人体多能干细胞和小鼠内皮细胞转化为具有造血干细胞功能的细胞。最新成果距离在实验室内制造出造血干细胞(HSC)又近了一步,对细胞疗法、药物筛选和白血病的研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外媒精选

    埃博拉幸存者体内识别出天然抗体

    据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论文,研究人员从一位疫情幸存者的血液中识别出了两种天然抗体,能让所有5种埃博拉病毒失去活性。抗体能阻止病毒与核内体中名叫NPC1的关键蛋白质结合起来,如果病毒无法结合这种蛋白质受体,它将无法复制和扩散。科学家尚未在人类身上测试这种抗体。

    本周刷新

    超灵敏纳米探测装置能“听”到细胞跳动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发出一种超灵敏探测装置,灵敏度要高出原子力显微镜10倍,能够收集并量化微弱的力和声音。其可以感知细菌移动产生的力量,“听”到心肌细胞跳动的声音。

    奇观轶闻

    纳米导线支架上长出“芯片大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成功在半导体芯片上引导大鼠脑细胞的生长,并形成神经回路,开发出所谓的“芯片大脑”,与此相关神经回路的功能性首次被证实。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