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5日 星期一
走在“民心相通”的新丝路上
——访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埃及科学家奥萨马(Osama Abusaud)
▲在沙漠中生存的耐盐植物

本报记者 张梦然

    千年古丝路,今朝新飞跃。

    秉承着友好合作的丝绸之路精神,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文教、旅游、卫生医疗、科技等合作,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这是“一带一路”倡议坚实的民意基础。

    为应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要,2013年,科技部启动实施“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资助发展中国家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来自埃及的奥萨马就是其中的一位。2014年,他成为了第一个申请到该项目的埃及科学家。现如今,他正用自己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中国同事一道研究提高植物对盐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名科学家,出自“中国制造”

    奥萨马认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制造”的科学家。

    他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08年,从来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奥萨马已经前后陆续在中国学习工作了6年多。

    “一开始,我的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要去一个与埃及在语言、文化甚至饮食方面差异巨大的国家求学?”面对他们的质疑,奥萨马也曾无法回答,直到有一天,他在自己的房间中四顾,却发现身边的很多东西是“中国制造”。他查看自己撰写的硕士论文,发现有50%至60%的引文来自中国论文。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他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中国。从那时起,奥萨马立志践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他来到中国,由“奥萨马先生”转变成了“奥萨马博士”,这是他至今回忆起来都倍感愉悦的一件事。

    离开中国后,奥萨马收到中国同学发来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信息,并注意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正在招收合作伙伴。考虑到新疆与埃及在地理、气候上有一定相似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自己的科研以及割舍不掉的中国情缘,奥萨马又回到了这里。

    “在中国的所有经历,让我在学术和个人方面扩大了视野。当你和一群人紧密合作时,大家就变得像家人一样。”奥萨马说,而且“中国的文化影响了我很多,我已经成为这个国度的一部分。”

    科技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自2013年科技部实施“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以来,已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蒙古、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埃及等国家的200多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

    正是这一计划面向埃及开放,让奥萨马得到了再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机会。他是埃及首位申请者,也是第一位被录取的埃及人。这项计划现在得到越来越多埃及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的认可,对于加强中埃科技合作,提高埃及科研能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挥各自的优势,这对双方来说比独立工作更有效。”奥萨马说。过去这6年在中国的科研工作中,奥萨马发表了16篇国际SCI论文,曾获评国际学院优秀论文奖,还曾在2008年至2012年间获得中国科技部合作司颁发的7项证书。现在,奥萨马又和中国同事一道参加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骄傲和成就感。

    “众所周知,科学推动的发展和创新改变了世界。中国正在贯彻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重点推进综合创新。我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应对挑战,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共同发展。”奥萨马说。

    “这些工作离不开科技部的努力。他们积极支持和鼓励年轻中国科学家与外国科学家之间的互动,并参与国际项目。”奥萨马说,对于这一切,“我真的非常感激。”

    回到埃及后,梦想还将继续

    “中国的六年,为我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但是,总要有离开的那一天。”奥萨马说。今年年底,他将结束访学,回到埃及阿里什大学任教,牵头建立中埃联合实验室。他坚信,自己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羽翼下实现这一梦想。

    在中国的岁月,奥萨马用“幸运”来形容。他已经完成了能够完成的所有工作,“我做得越多,我就越意识到我属于这里。在中国学习和工作改变了我,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奥萨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以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搭建一座座互学互鉴、“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奥萨马说:“中国与埃及是历史悠久的好朋友,更有许多文化共同点。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让这条古老之路再焕生机,也为中埃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科技日报北京5月14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