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弼马瘟效应
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管理速递

    在我们的生活里加入一只“弼马瘟”,让我们时时保持警醒,生活充满活力,从而收获甜美的果实。

    什么是弼马瘟效应

    两千多年前,我国一些养马的人在马厩中养猴,以避马瘟。据有关专家分析,因为猴子天性好动,这样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恐失措。马是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的,只有在疲惫和体力不支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在马厩中养猴,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这样可以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抗能力。

    在马厩中养猴,以“辟恶,消百病”,养在马厩中的猴子就是“弼马瘟”,“弼马瘟”所起的作用就是“弼马瘟效应”。

    解读

    相传,华佗在治病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防病的重要性。他继承了《黄帝内经》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末病”的思想,要人们参加劳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他强调:“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还将古人长寿的道理告诉学生,他模仿自然界五种动物的姿态,编造了一套医疗体操,即五禽戏: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进行运动和锻炼,达到预防或解除疾病的目的。华佗的学生吴普遵循老师的教导,每天坚持做五禽戏的锻炼,身体很健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五禽戏一直流传到后世,唐代柳宗元的诗词中有“闻道偏为五禽戏”的记载。明代周履靖曾将五禽戏的动作,绘成图案,编进了《赤风髓》一书。今天,有些民间医疗体操中,还保存着五禽戏的个别动作。

    华佗发明“五禽戏”强调锻炼和预防疾病的思想,与管理法则“弼马瘟效应”的原理相同。

    一个缺乏充分竞争的社会,个体之间的攻击力是难以达到均衡的,但可以通过一个个体与多个个体的集合达到攻击力均衡,也就是说一个能力大的人与许多能力小的人组成的集体能过达到攻击力的均衡。这是“弼马瘟效应”的本质。

    而企业中专门负责监督、检查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人员,就是扮演一种“弼马瘟”式的角色,通过其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促使企业员工内部更加积极地工作,提高了企业活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人要长寿需要锻炼,企业要长久发展,同样也需要持续的活力。

    启示

    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组织类似于马群。而那些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是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就是企业中的“马蝇”,或者是“弼马瘟”。在一些组织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甚至上了“黑名单”,因为他们难于管理。在企业或组织中,当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尝试着使用“弼马瘟”式的人物。当然,有了这种人物,管理者更应该予以容忍,毕竟这些人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抵触。

    实际上在一个经济组织中,应该配备“弼马瘟”式的人物,以增强员工的活力,避免疲塌和懈怠,进而增进整个组织的活力。同时,也使企业员工不再害怕突如其来的变化,增强应变能力,避免受内外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而增强整个组织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