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7日 星期四
千年渔村的新生意
本报记者 高 博

创新引领“一带一路”

    蟳埔——一个你肯定叫不出名字的小渔村,距离福建泉州半小时车程,却让人感觉跨越千年。它透着古旧的底子,做着新潮的生意。科技日报记者近日随着“一带一路”专题媒体团来到这个泉州海滨渔村,近距离接触全球化时代的渔家。

    蟳,念寻,意思是一种海蟹。蟳埔的海谈不上美,略显浑浊的海上,渔船桅杆一列排开。渔民们从船上卸下海产,鱼虾贝类随即就上了沿海的路边摊。阳光灿烂,空气中一股让人愉快的海腥,远处传来放生社团的渺渺佛乐。我们来的时候,正是牡蛎高产的季节。成吨的黑色蚝壳船运到了一马路之隔的渔村里。村里的大妈们坐在小板凳上,拿起一个蚵仔(小牡蛎),刀撬开,肉扔进小盆里。如此重复一天。

    蟳埔跟蚝有千年的缘分。走在村巷,随处看到一种别处罕有的极品建筑——蚝壳墙屋。拳头大小的石灰质蚝壳,用灰泥黏结起来,密密麻麻,从地面垒到梁架,撑起了屋顶。村民告诉我们,这种墙体结实,几百年不倒,而且透气凉快。这样大的蚝壳,可不是近海产的,它们全都是几百年来,中国渔村去东非海岸捕来的。这种大蚝密集在一些外人不知的秘密地点。

    千年前开始,蟳埔男人就驾帆远航,去南海和印度洋冒险了。男人打渔贸易,女人负责所有其他劳务,如今仍然如是。大妈们聚精会神开蚝壳的时候,大叔们都聚在庙旁的活动中心打麻将。庙叫顺济宫,是供奉妈祖和各种神仙的,村里集资重建过,飞檐壮丽,神祇繁多。这个小村有一项极其亮眼的古代遗存,就是劳动着的大妈们都留插花髻——头发在脑后盘起,簪子固定,然后插一圈各色鲜花,别处可看不到这古代的打扮。

    28岁的蟳埔人王秀梅,为了迎接媒体团,也换上了插花髻,花布衫和阔脚裤,笑容可掬。看着像个渔家姑娘的她,其实并不干祖辈的营生。王秀梅是山东大学毕业,又去英国和荷兰拿了国际贸易管理的双硕士。毕业后,她没有去大城市,而是在蟳埔村附近开了家葡萄酒外贸公司。一年时间,就基本收回了父母借给她的百万元投资。

    王秀梅说,她去了10多个国家,结识众多外国朋友。如今赶上“一带一路”,她更加看好做外贸生意。她坐在海景办公室里,电脑屏幕上是古代泉州的航标——姑嫂塔,手机上响起国外客商发来的消息。

    “公司现在线上线下三个人,眼下只做欧洲葡萄酒进口。公司定了一个‘小目标’,经营更多产品,也把好东西出口到世界各地。”王秀梅说。

    王秀梅告诉我们,本地年轻人头脑活络,比前辈人眼光广阔,更加大胆,敢做生意的做得都不赖,就像闽南人爱唱的一首歌:“爱拼才会赢”。

    2016年,泉州市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贸易额为121.5亿美元,约占全市贸易总量的一半。世界产量居前的轻工业产品,如服装鞋帽、陶瓷、玩具,成集装箱地运出泉州港;同时,轮船满载着海鲜、木材、香料、农产品从远方归来,一如千年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