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7日 星期四
核电企业缘何“结亲”高职院校?
过国忠 姜树明 徐 华

    今年3月,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包括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在内的21家单位,联合组建的江苏核电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金存看来,“这样的校企强强联合,不但能够有效融入产业,更能精准开展科教服务,在经济转型中发挥出高职院校的特殊作用”。

    这些核电领域的企业,为何选择一所地方高职“结亲”?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兴洋说:“我们学校前身是扬州建筑工程学校,是由中核华兴公司创办。之前,双方就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为整个核电建设产业提供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上,我们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

    在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卫兵看来,这样的校企合作,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为企业提供科技人才的支撑,企业为学校解决学生实习就业难,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和“核电走出去”国家战略。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4年由原扬州化工学校、扬州建筑工程学校等合并组建。近年来,该校重视培养优势学科,建设实训基地。“我们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以个性化发展为驱动,不断推进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形成了‘双导向四融入一驱动’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核建等大型国有企业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孙兴洋称。

    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成果转化,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提高服务地方与行业的社会贡献度,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科研与社会服务上的定位。

    学校科研处处长邓光介绍,近年来,该校创新提出“区园企校融合发展”理念,重点建设组织架构、合作平台、运作方式和制度保障。至今,利用多年建成的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与园区合作建成7个不同领域的产教联盟。同时,重点建设信息、技术等六大平台,形成的供求信息发布交流机制、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和重大事项的磋商与对话机制等。说起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成果,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丁传安如数家珍,近年来,学校与扬农集团、江苏亚威、上汽大众等开设订单班,订单培养近千人次,近40%毕业生在扬州就业或创业;开展各类社会培训6万余人次,技能鉴定1万余人次;获授权专利180余项,发明专利近20项;技术交易1400余万元。2016年,获得首次面向高职院校开放的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今年起,我们将以服务核电建设、绿色化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创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科研创新团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打造社会培训、科普教育和人文创新三大基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以技术技能积累,反哺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加油站、创新源和助推器。”刘金存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