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4日 星期一
腐蚀:一年“偷掉”百分之五的GDP

今日关注

本报记者 李大庆

    4月24日是第九个“世界腐蚀日”。

    23日,在辽宁省科技馆,韩恩厚指着一张惨不忍睹的照片说:2001年,四川宜宾市南门大桥轰然断成三截,百年寿命的桥仅用了11年就发生断裂,而事故的原因就是承重钢缆的应力腐蚀。

    韩恩厚是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世界腐蚀组织主席。利用今年世界腐蚀组织、中科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科协在沈阳联合举办“世界腐蚀日”活动的机会,韩恩厚告诉市民及学生:腐蚀是人类的重要课题。

    韩恩厚展示的照片触目惊心。2013年青岛石油管道泄漏并引起爆炸,导致62人死、136人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原因是腐蚀导致泄漏;2010年武汉煤气管道爆炸致使上万人逃离,也是腐蚀惹的祸;1981年台湾737客机空中失事,原因是机身下部高强度铝合金结构件多处发生严重的晶间腐蚀和剥蚀,进而形成裂纹;我国著名文物沧州铁狮子,因狮腿腐蚀严重不得不靠铁架子支撑站立……

    高速公路、桥梁、建筑等是“重灾区”

    中国工程院在2003年完成的《中国腐蚀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每年为腐蚀付出的成本约占GDP的5%左右,其代价已大于当年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总和。国外亦大致如此,美国的腐蚀损失占4.2%,欧盟占3.8%,印度占4.2%……

    此外,腐蚀产生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植物、水,对人民生活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美、德、日及印度、中国等都有从水中检测出重金属离子的证据。

    韩恩厚还展示了一张圆形的占比图:腐蚀代价在高速公路、桥梁、建筑等基础设施领域占44%,在石油化工占22%,在机械行业和交通运输各占13%,在能源领域占8%。

    如何控制腐蚀?韩恩厚说,世界各国科技人员研究出了多种办法,比如,在钢铁材料中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和微观结构,使其成为耐腐材料;合理选材;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材料的表面进行处理和改性;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耐水、氧、离子渗透的涂料或镀层;采用电化学的阴极保护(牺牲阳极)的办法;制造并使用抑制腐蚀的缓蚀剂。

    桥梁特别是跨海大桥桥梁更易受到海水的严重腐蚀。韩恩厚告诉听众,我国正在建设的港珠澳跨海大桥已经采取了防腐保护措施,用涂料+阴极保护+原位监测的多重办法防腐。

    巧妙利用也可以为民造福

    在人们的印象中,腐蚀是个“坏家伙”,最好离它远远的。但是科学家另辟蹊径,居然巧妙地利用腐蚀为民造福了。

    “腐蚀是可以利用的。”韩恩厚说,科学家研制出了可降解的骨内固定器件。以前,人们做骨科手术,往往要做两次,一次用金属材料固定人体骨骼,再一次是取出金属材料。现在利用腐蚀的特性,让其在体内慢慢降解并排出,就不用再做第二次手术了。此外还有可降解的镁合金心血管支架等。

    一些科学家认为世上的一切物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都会发生腐蚀现象。科学家也研制出了可降解的食品袋,以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袋,减少环境污染。

    腐蚀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韩恩厚特别强调,至少发生的30%的腐蚀是可以通过科普、研究与技术应用来实现降低损失、降低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的。

    (科技日报沈阳4月2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