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4日 星期五
语文课本的谬误之问
杨 雪

    爱迪生并没有利用镜子聚光的原理救过他妈,医学界普遍认为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发生在1886年,而课文所述的7岁小的爱迪生救妈妈那年应是1854年。虽然官方已迅速回应,新版教材中不再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但作为学了“假的语文课文”的“受害者”,实在意难平——因为同时得知,伽利略也没做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

    不论质量优劣,语文课文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相信走过那段成长经历的人都懂。尤其在信息尚欠发达的年代,那些动辄要求背诵默写的课后习题,把课文内容深深印入幼小心灵。以至于,现在有餐厅打出80、90后怀旧牌,利用上课回答问题、背课文这些概念,拿我们的集体记忆挣钱。而这种源于孩提时期稚嫩天真的认知,对出现在课本里的伽利略、爱迪生、瓦特、牛顿等其人其事,从未产生过怀疑。

    当然,机械的教学方法只是加剧了我们被坑的程度,罪魁祸首还是这个“坑”。看“挖坑”方的解释似乎不无道理,时代在进步,认知在拓展,百密难免一疏,没有哪套教材敢伸出两根手指说“完美”。但显然,目前已知课文里存在的历史、科学谬误,并非一时的认知局限造成的。而令人困惑的是,那么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不足以濡养青少年吗?为什么非要选用一些从空气中长出来的无作者的文章,让学生们去承担长大后“毁三观”的风险?值得庆幸,在科学面前无法辩驳的谬误,把《爱迪生救妈妈》请出了语文课本。然而,不知道还有多少“神课文”,既论不出硬伤也供不上营养,就这么无功无过地赖着。而外界对语文教材再多争议也是自娱自乐。

    语文教育究竟应该实现什么价值?个人比较赞同作家叶开的主张,回归人的教育。这里说的“人”是大写的,即有独特的、独立的个人价值的“人”。语文教育,应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的彻底考量。看近年来选入地方教材的一些文章——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苏轼的《定风波》、戴望舒的《雨巷》、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似乎颇能找到此大写之“人”的感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