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
留住人才怎能靠别人“手下留情”
本报“网红”记者张盖伦

盖伦跑两会

    在1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面对重点高校到处高薪挖人搞恶性人才竞争的现象,教育部有没有制度层面的应对措施。

    “我说你挖人家的人才,实际上是在挖人家的命根,希望我们东部高校手下留情。”陈宝生说,“当然,仅仅靠呼吁手下留情是不够的。”

    是,劝他手下留情,情真又意切。但财主们大概也是“十动然拒”。你给不了的,我来给,人往高处走,孔雀东南飞,天经地义,犯了谁家的禁忌?

    当然,恶性竞争不可取。有些人从A家跳到B家,又被C家以高薪引诱,呆不了多久,又对D家抛来的橄榄枝蠢蠢欲动。这不行,违反契约精神,吃相难看。高校惯着这类人才,于自家建设并无助益。

    但还有一类人才,是东部高校实实在在从中西部请来的,许之以更高薪水和更大平台,你没法逼着“人才”不动心。“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固然都是好词,但不能成为枷锁。而且,东部高校也想力争上游,也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好像也没错。

    两会期间,在贵州团的分组审议上,我听到贵州大学原校长郑强的一段话。他说,我国有那么十几个省,全省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到2013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印发,启动了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才让西部高校看到了希望。“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不是给钱的问题,是还能不能干活的问题。”郑强说,“你说东部高校挖人,怎么不挖?人怎么不跑?教授们能在这里工作,我觉得是靠着良心,靠着对国家的责任感。”

    现在也在提“双一流”,但是,“双一流”也不能一把尺子量天下,否则差距就越拉越大。参与国际前沿重大科学研究,为基础研究做贡献,那是一流;那么,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把自家特色专业做强做精,叫不叫一流?

    固然可以喊话,叫东部高校手下留情,但如校长们所说,努力缩小东部和中西部高校之间的差距,才是正经事。如果西部高校永远都是那个打球时在场下捡球的孩子,就不能怪人才要离开。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代表说,得给西部创造一个能够聚合和留住人才干事业的环境。是的,否则,你拿什么叫人家“留下来”?毕竟,“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