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2日 星期日
激活新动能 全力构建“一核两带三极”发展新格局
——访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委书记王永超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委书记王永超(前右四)等青秀区党政主要领导深入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调研。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刘 昊

    转型发展,蹄疾奋进。

    在2016年底发布的“2016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榜单中,广西南宁市青秀区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暨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排名第88位)、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排名第35位)、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排名第76位)和中小城市双创百强区(排名第27位),成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四百”强区。

    面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快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作为广西第一区标杆和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窗口和“城市名片”,青秀区如何加快推动城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委书记王永超。

    青秀区的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科技日报:青秀区是广西和南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机遇得天独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围绕建成更高水平小康,青秀区近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突破?

    王永超:青秀区作为南宁市的核心城区,处于各种机遇的交汇点上,必须为南宁市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勇挑重担、多作贡献。2016年,青秀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按照构建“一核两带三极”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城乡一体、创新驱动、生态建设、民生福祉“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城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财政收入达147.73亿元,同比增长11.03%,总量位居广西各县(区)第一。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9亿元,同比增长8.5%,总量位居广西各县(区)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9.65亿元,同比增长18.44%,总量位居广西各县(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88亿元,同比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73元,同比增长7.8%,位居广西各县(区)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12712元,同比增长10%。城区再次入选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和“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88位、第35位,比2015年前进2位和1位;新入选全国中小城市“双创百强区”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排名第27位、第76位,是广西唯一的“四百强区”。

    过去一年,我们着力稳增长作贡献,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坚持立足于好、致力于快,全力以赴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三次产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实现新提升,现代工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项目建设有力推进。着力抓建设强管理,生态宜居品质日益彰显。坚持治水、建城、为民相统一,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宜居中心城区。着力激活力增动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着力惠民生促共享,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坚持把民生摆在优先位置,将公共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全面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从严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全力构建“一核两带三极”发展新格局

    科技日报:当前,青秀区正处于爬坡过坎、升级突破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快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青秀区如何主动把握新常态,激活新动能,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

    王永超:全力构建“一核两带三极”发展新格局是青秀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发展重点,我们就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促成效。“一核”即:打造广西开放发展核心引领城区。发挥经济总量全区第一的优势,发挥作为南宁现代商贸、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金融信息、文化旅游、交通枢纽、生态宜居中心的优势,发挥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主会场的优势,对接自治区开放发展战略,启动新引擎,激活新动能,打造广西开放发展先行区、引领区。“两带”即:提升民族大道经济带,以民族大道沿线商圈为依托,借助民族大道改造带来的档次提升和三岸收费站东移开拓出的新发展空间,加快推动沿线商务楼宇产业提升完善,谋划布局地铁沿线商业及东延长线两侧产业,打造民族大道经济带升级版。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经济带,以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园为中心,突出农业合作交流、特色种养、休闲旅游,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大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引进扶持力度,升级建设一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综合示范村,串点成线,打造一条要素聚集、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现代特色农业经济带。“三极”即:打造火车东站片区新增长极,以南宁火车东站新区为中心,充分发挥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密集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铁经济、旅游经济,建设涵盖高端商业服务、旅游集散、办公商住等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城市交通枢纽型商务区。打造伶俐工业园区新增长极,以伶俐工业园区为中心,围绕伶俐通用航空机场、航空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明确发展定位,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产业布局、项目布局,发展现代工业,补齐工业短板,打造产城融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一极。打造中国-东盟商务区新增长极,以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盘活现有商务楼宇资源,完善功能配套,优化产业定位,突出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电商等优势产业,打造创新人才汇集、服务配套完备、创业氛围浓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青秀区还是占据比较有利优势,我们更要修炼内功、谋求发展、延续优势,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从大的环境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我们工作的根本遵循。自治区提出了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四大战略”“三大攻坚战”,一系列政策红利正逐步释放。南宁市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和实施“六大升级”工程,很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青秀区,我们将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特别是民族大道改造提升后,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加上地铁1号线全线运行,这必将全面提升青秀区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更加凸显青秀区作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有力推动青秀区现代产业升级。从自身环境来看,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成功引进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和创业创新大平台,现代金融、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日益集聚、活跃发展,为服务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现代工业发展方面,我们确定了伶俐工业园区这个主战场,明确发展定位,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人财物,开展了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签约了工业项目,园区建设将进入快车道。农业农村方面,经过连续建设,各镇都打造有独具特色的示范村、示范区、示范点,发展了特色产业,培育了农业品牌,农业基础扎实,一条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现代特色农业经济带正逐步展现开来。城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形势喜人,干部群众精神饱满、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推动全城区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当前,我们要按照自治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战略目标和南宁市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决策部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构建“一核两带三极”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城乡一体、创新驱动、生态建设、民生福祉“五大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升级。抓好楼宇经济规划引导,培育一批亿元楼宇。打造创业创新生态圈,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积极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谋划发展创意文化旅游业,做活地铁经济,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突出伶俐工业园区这个主战场,围绕伶俐航空小镇和伶俐通用机场建设,铺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端工业项目招商,加快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力争用2—3年时间,树立起作为南宁“东大门”工业新城的新形象。

    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提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土地流转率,加大农业项目招商,突出“周末经济”“休闲经济”,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经济带。重点建设长塘“金花小镇”,提升南阳镇花雨湖、刘圩镇田野牧歌等产业示范区,打响青秀区“都市农业”“精品农业”品牌。

    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强化项目和企业服务,做好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重点项目等区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旧城改造项目,保障房项目建设。主动作为,促进城区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精细化管理城市,巩固互联网+城市管理创新成果,建设现代宜居城区。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建设法治青秀、平安青秀,维护好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大力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开展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落实“两个责任”,整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行为,切实增强干部大局意识、首善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激发干事创业主动性,推动青秀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