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9日 星期四
河长制 河长治
本报记者 陈 莹

    “河长制”成了两会热词。

    去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不出三个月,“全面推行‘河长制’”又被写入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3日下午,水利部部长陈雷经过“部长通道”时回答的问题,就是关于“河长制”的推进情况:“‘河长制’是加强河湖管理的良策,目前已有25个省市制定了‘河长制’的实施方案,其中近20个已批准出台。”

    “‘河长制’是流域统一协调管理的机制,是要解决过去‘九龙治水’的问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苏国萃委员告诉记者,“有的管水域,有的管陆域,有的管航运,有的管环保,在河流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很容易出现矛盾。”

    民革辽宁省委员会主委施中岩委员曾在环保局工作多年。他介绍,早在2010年前后,辽宁就建立了辽河和大凌河流域管理局,类似“河长制”的管理模式。“建立后,辽河水质和流域生态保护有明显改善。”

    河是流动的,跨省市、跨部门的协调治理依然是全面推进河长制的关键。“上下游之间、地方政府间、水利、环保、交通等各部门之间,利益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协调?没有统一授权的管理平台,很可能造成多头执法,或者执法盲区。”施中岩呼吁,让“河长制”尽快进入立法程序。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市纳米科技首席科学家蓝闽波委员今年的提案,是建议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河网环境数据观测站,并在全国联网。“可以作为‘河长制’的有效补充手段。”

    “现在有些省市有自己的河流信息化管理平台,有的正在建。”施中岩说,“但信息不共享,各自为战。”

    蓝闽波提议的数据观测站是“沉浸式”的,数块高清屏幕和计算机围成了巨大的环,实时检测河道每分、每秒的水质情况。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汇集的大数据,分析全国水网环境变化原因,预测变化趋势,实现多区域联控联治。“既可以监测人为影响,也可以监测复杂的自然变化引起的水质污染。”

    (科技日报北京3月8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