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下半场”来了,新赛道行吗?
本报记者 马爱平

行业观察

    “中国互联网发展将近20年了,电子商务几乎成为上半场的主角。未来的产业经济中,将会有很多细分行业的互联网创业者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商业模式。”近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一场名为“中国互联网下半场”讨论的如火如荼,阳光印网董事长CEO张红梅说。

    中国互联网“转场”与中国经济转型同步。那么,中国互联网下半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最早提出“互联网下半场”概念的美团点评CEO王兴概括为:“从宏观角度看,互联网刚刚进入‘下半场’。之前互联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红利,现在总体网民的增长大幅趋缓。这个时候要不开拓海外市场,要不就要精耕细作,把原有的用户服务得更好,通过每个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认同此观点:“一定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如果是从自己行业本身的角度去做一些改变,或者所谓的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很可能最后成功的几率不大。”

    “互联网下半场,首先要想到给客户创造价值和行业风险,作为加工制造业大国,中国只有为用户创造了价值、降低成本才是未来的出路。”张红梅说。

    的确,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难关,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提出要让加工制造业回到美国。

    如何才能创价值、降低成本?“比如,降低采购成本不是简单地降低产品价格,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软件的运用,结合新的商业模式,优化产能、提高效率,节省企业在采购上的人力投入,让采购商品的价格透明化。”张红梅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互联网上半场让很多人都看到大平台的机会,喜欢做大而全的事。其实很多细分行业市场规模巨大,放眼三百六十行,市场规模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张红梅说,企业家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创造新的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想办法提高行业效率,为用户创造价值;把产品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发挥创造力,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个性化的供给,满足未来的小批量、多批次的加工制造需求。”在张红梅看来,产业互联网正开始成为风口和赛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