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成都逻辑,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双创”道路上的雄心和抱负
——写在“创业天府·菁蓉汇”两周年之际
2015年11月10日,在全球创新创业成都共识圆桌会上,形成了“成都共识”。

    本报记者 盛 利

    一年多以前,位于成都近郊的菁蓉镇,曾是一个产业空心、人气冷落的普通小镇,闲置房源超过100万平方米。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拥有38家创新型孵化器、超过1.2万名创新创业者的创客小镇。从空心到实心,从萧条到繁华,菁蓉镇的华丽转身,正是成都双创蓬发的缩影。

    创客小镇的建成,决非一蹴而就,更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部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转型发展新动能的大逻辑。成都抓住机遇,实施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系列举措,快速迈上了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道路。

    这种逻辑,让成都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双创”工作获得国务院表彰。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逻辑?

    何以成就GDP第二?

    非国内一线城市,也不具备沿海城市区位优势,但成都相比于其他中西部重点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突出表现,以及在改革创新、聚集要素、激活资源,尤其是大力吸引和激发人才的大胆创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在蓉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78家,成都荣登《环球时报》2016年度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榜首。

    自去年以来,创新创业氛围浓郁的成都,日渐成为双创沃土,成都的产业经济实现了从“成都制造”到“成都创造”的精彩一跃,在2016年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成都不仅在GDP上稳居省会城市第二位,更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力新一线城市。

    成都双创活力迸发,有数据为证:2016年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3.5万户,同比增长34.63%,新增注册资本9228亿元,同比增长40.98%,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名列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达209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387.37亿元。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982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500件,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成都成为活力之城,也收获了系列荣誉:成为国内创新创业标杆,成功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被誉为全国“3+2”(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创业基地城市;被《财富》杂志列入“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2016年四川大学、郫都区、中国电信(成都)入选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唯一具有校地企三类示范基地的副省级城市。

    在国家战略布局上,成都被寄予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厚望。成都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站在国家发展高度,登高望远,谋定未来。2016年4月,国家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赋予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

    上述这一切,都与四个字有关:创新、创业。

    纵览全球,成都的位置在哪里?

    去年6月的成都,“高温”提前到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交会在成都召开,20余位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长、30余位全球知名城市市长,以及300多位世界商界精英、创投机构、孵化载体创始人齐聚蓉城。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多次参加系列活动,不断向全球推介成都的城市品牌——世界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正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这位被誉为“创业市长”“创业书记”的当家人说,离开了工业搞创新,如同无本之木;离开了创新搞工业,犹如无源之水。

    “菁蓉镇”原本是闲置的企业生活配套区利用闲置的公寓,在成都市双创推动下,小镇转型为创新创业的孵化载体平台。世界上第一个孵化器,即是闲置楼宇转型而来的。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个人物叫做戈尔迪,他打了个分辨不出头尾的复杂结子,无数聪明智慧的人面对“戈尔迪之结”都无可奈何。而成都,正挥刀斩向制约创新的“戈尔迪之结”:

    着力打通协同创新通道,成都全面展开校院地协同创新,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十条”,在全国率先探索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信息安全、大数据、精准医学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进一步激发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

    为在全社会唱响创新创业主旋律,成都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2016创交会上,组织开展活动18场,来自美国、德国等36个国家452名外宾及国内代表共1021名嘉宾参会;3006个项目参加交易,展示展览实物产品2000余个,交易额185.1亿元;签约合作设立投资基金5家。

    “我们要筑创新创业之城……让成都成为创新创业者的天府,成为天下创新创业英才汇聚、创新创业要素汇集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两年前,首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中,让“人间天府成为创新创业天堂”号角犹在耳边,如今“菁蓉汇”系列活动正持续优化——截至去年12月,举办“创业天府·菁蓉汇”主体活动32场,训练营56场,创享会188场,创业大赛14场,蓉漂茶叙15场,带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2000余场,300余家创投机构与6000余家创业企业(团队)实现对接。

    把创新创业落实到了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有效破解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大力营造“勇于冒险、追求成功、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良好社会氛围……聚焦引领性技术突破,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多元化创新载体,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营造包容性创新环境。现在,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成都显然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从“人间天府”成为“创新创业天堂”

    拿到国家中心城市“入场券”、经济跨越万亿门槛的同时,成都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新创业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加快生成,正发生着一系列具有趋势性、转折性的深刻变化。

    去年前三季度,成都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投资增长成为成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经济学家表示,2016年成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主要特点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其中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的提升和第三产业本身发展的加速,体现出了成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

    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一切数字的增减保持定力和平常心。因为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结构升级需要时间和耐心,甚至是阶段性的增速减缓;但不可妥协的是就业率的可持续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为什么?当前,新旧增长动力“青黄不接”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让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2015年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但也面临投资效益下降、发展空间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两年,成都市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便是解决之策: 实现“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双驱动,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推进“12345”工作部署,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的“6+1”框架体系,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校企地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人事流动、金融扶持等方面出台50余项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建+改建”双推进,夯实创新创业承载力——建成49个公共技术平台,打造了“盈创动力”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确定成都科学城“1234”发展思路,争创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域成都“3+M+N”双创载体格局初步形成,建成郫都区“菁蓉镇”、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天府新区“天府菁蓉中心”等双创载体引领区,环交大智慧城等双创载体集聚区加快发展,东郊记忆等双创载体特色区蓬勃发展。

    聚集创新要素,实现“线上+线下”双支撑,强化创业保障力——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区,吸引研发设计、投融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创业服务机构入驻,推动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集聚。建设创新创业要素服务市场,依托“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打造“创业天府”云孵化体系,聚集科技型企业25040家、科技服务机构636家、服务产品1787个,创业导师495位,技术交易额累计1845亿元;探索创新科技服务资助模式.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券”计划,促进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精准对接”,实现873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9160万元。

    创新创业文化已进阶为城市精神——一批创业明星家喻户晓,“蓉漂”“创客”“双创载体”等概念广为人知,城市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创新创业、成都都成”的城市品牌享誉国内外。成都已经从一座休闲城市转变为了创新城市,真正让成都从“人间天府”成为“创新创业天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