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7日 星期二
扬州: “三区”联动,打造现代农业集聚新高地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刘长华 邱 剑

    春节前夕,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采访,看到这里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已初步形成特色水禽、现代花木、经济林果、有机农业,以及生态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扬州市科技局局长杨蓉说,“自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建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依据园区总体规划和‘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务实开展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强带动能力的大项目、大企业落户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加快推进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定位高远,基础优势何在?

    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美誉的扬州,既是一座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

    2014年,扬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重点打造出一个农业科技板块,规划建设一个代表中国最高水平、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扬州现代农业科技园,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和农村人才培养基地。

    打造高水准的农业科技板块,基础优势何在?

    扬州在农业科研方面,拥有扬州大学、里下河农科所、省家禽所“一校两所”等高水平农业研发机构和刘秀梵、程顺和、张洪程等院士领衔的农业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和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有品牌的农业龙头。“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承担省级以上重点农业科技项目200余项,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个项目获省科学进步奖。科技服务方面,全市建成了一批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和便利店,拥有农业技术推广类机构874家,形成了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扬大获批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在创新园区方面,有高邮鸭科技园、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仪征枣林湾农业生态园以及宝应有机农业园4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分别围绕特色水禽、现代花木、经济林果、有机农业打造创新集聚的农业发展新高地。

    “三区”联动,整合资源要素

    《江苏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016—2018)》中明确提出,江苏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的整体构架。核心区位于高邮市南部,总规划面积33.33平方公里,共分为高邮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邮特色水禽科技园区、以里下河农科所为主体的优质稻麦良种育繁区。

    核心区主要围绕集中先进科技和生产技术,建立生产标准、检验标准,提供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和品牌支撑,重点建设优质稻麦育繁推一体实验区、花卉苗木栽培实验区、水禽水产养繁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物流区、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农业科技研发与综合服务区。

    示范区总规划面积193.33平方公里,以宝应优质稻麦种植示范区、高邮湖水禽水产养殖示范区、江都花卉苗木栽培示范区与广陵食品产业园等四个片区为主要建设载体,重点发展优质稻麦、水禽水产、花卉苗木及高端食品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

    辐射区着力发展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生态休闲农业、服务产业等,实现“三产融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三区”联动,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对接,完善体制机制,整合资源要素。

    产业链发力,创新发展优势

    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点建设的核心区,高邮重点规划建设1.8万亩的城南经济新区和沿湖特色水禽养殖、加工及商贸、物流板块,以及3万亩的八桥现代农业园区高效种养板块,重点发展种水禽产业、优质稻麦产业和花卉苗木三大产业,加快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孵化基地、现代农业要素集成基地、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试验示范产业四大基地。

    高邮市科技局副局长周弘心说,“一年来,我市有条不紊地围绕上下游产业链,聚焦重点、主攻难点、打造亮点,吸引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强带动能力的大项目、大企业落户园区,培养出了江苏丰庆种业、江苏扬州飞扬科技、董氏特种水产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优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