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3日 星期五
诚信该“变现”吗
□ 眉间尺

    近日,上海发布了“诚信上海”APP,上海市民可以用身份证号登录。这个APP会从100多个政府有关组织中抽取资料来给用户打分,高分者可享受打折机票、购物折扣等好处,而低分者可能连火车票都买不到。无疑,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

    众所周知,诚信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缺失则是当下无法回避的棘手难题。不论在商场、官场或是日常生活中,也不论个人、企业、社会组织乃至有的基层政府部门,言而无信、人以诈立的“老赖”屡见不鲜。当今又是一个陌生人组成的“万有相通”的社会,一方面,传统熟人社会中天然的人际约束已趋式微,另一方面,人与人的互相依赖却比传统社会增强了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任由失信蔓延演变成一种惯性,甚至“规避”风险、牟取私利的方便之门,不但社会管理成本会被拉高,人间真情也将被吞噬殆尽。

    正因为如此,让失信者受惩罚,让守信者得奖励,近年来取得了广泛共识,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也走上制度化之路。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4年,中央八部门发布了信用惩戒首批措施;201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完善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在社会管理领域,科技之光一旦投射到制度建设上,总会闪现令人欣喜的亮点。在这股重塑社会信用格局的浪潮中,“诚信上海”APP作为互联网+信用体系的一种有益尝试,凭借科技的力量,在信用管理的细化、量化上又迈出了一步。不过,让诚信“变现”的做法,又不免让人有一丝隐忧。我们知道,守信在本质上是一个道德问题。道德律令只有内植于心,才能真正得到恪守和遵行。金山银山堆不出一个善良的社会,自律才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准的最终方案。给善行以物质奖励,固然可收净化社会风气的一时之功,但其意义毕竟是辅助性的。这就好比学步车是儿童学走路的好帮手,但只有抛开了学步车,才算真正掌握了走的技能。在信用建设中,物质奖励或许可把道德水准“扶上马”,甚至“送一程”,但却无法也不应伴其一生,只有不因奖励而起的善行,才是真正的、强大的、持久的。而且,古往今来无数例子可以证明,一旦人们可以预知善行“变现”的方式和“汇率”,就一定会有人行伪善以“套现”,而当政府为“折现”背书,则会加剧这一现象。比如,我国东汉末年出现过不少伪君子,就与当时的“孝行”折现政策有很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善行“变现”的方案设计中,物质奖励更应被作为后置的保障,而非前导的诱因。

    因此,在为“诚信上海APP”等做法点赞的同时,还应不断给它打上“补丁”,包括处理好政府、公民以及第三方评价的关系,完善独立评分机制,推动评分更加公正、客观;建立反馈和纠错机制,进一步畅通被评价者自我检查和校正信用状况,以及投诉不当评分和开展仲裁等方面的机制,以及为获得奖励而做的不真实诚信行为的剔除机制,等等。更重要的,则是加大对诚信人士的荣誉激励,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奖励那些“金钱买不来”的善行,影响或许更加深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