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自黑狂人”的内心独白
文·蒋 硕

■心理话

    “你必须真的努力,才会相信自己真的无能为力”“只要我肯努力,没什么事情是我搞不砸的”“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努力还有什么用”“我每天拼命努力,就是为了向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证明,他们是对的”……最近,类似这样的“毒鸡汤大接力”让网友们乐此不疲,一大波经典句型应运而生,而其中满满的“自黑”(这是流行的说法,传统的说法是“自嘲”)更成了一门江湖新技能。“自黑”走红,反映出的是幽默的文化还是消极的生态?“自黑狂人”们到底是自信还是自卑?

    泥淖里的快乐——压力下的自我服务

    任何一种心理形态的产生,都与环境密切相关。“自黑狂人”们正是在社会要求与资源的矛盾之间、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之下,作出了真假参半的表达。既有对自身的疑问、对环境的吐槽、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有逗比的、浮夸的娱乐精神,还有对他人关注的期待和从众带来的安全感。从本质上说,这都是自我服务。

    如前举例的那些“自黑名言”,无意识地把“社会要求成功(当然这是个粗暴的要求),所以我必须努力”的设定,修改成“我有理由不成功,所以不努力也行”,不管所谓的理由是否成立、“不努力”是否付诸行动,都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减压暗示。同时,某些自我贬低能带来他人的关注,比如“我太笨了”可能会引发朋友安抚说“你做得很好”;“我多希望我没这么丑”则至少会引发“那有什么,我认识不少人比你丑多了”的宽慰。此外,“毒鸡汤接龙”或置身某些潮流之中的感觉,营造出“并不只有我是这样”的人际参与感和群体归属感,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压力。

    我的渺小与伟大——聪明个体的高级防御

    “自黑狂人”到底是自卑还是内心强大呢?人们对此看法不一。表面上,他们“不自信、低要求、散漫”,但这会不会是法国作家La Rochefoucauld所说的“谦逊常常只是自负者欲扬先抑的把戏”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研究所在大学生群体中做过一个描摹式追踪,发现那些“更爱开自己玩笑、时常贬低自己”的人,在学习与社交中的效能大多处于平均值以上,并呈现出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群体中更受欢迎,而进一步分析这些个体的心理机制,则发现他们利用“自黑”做的其实是以下几件事:

    其一,降低他人敌意,轻松融入群体。“自黑狂人”不惜贬损自己的形象,甚至成为群体中的搞笑担当,目的往往是为了营造“人畜无害”的氛围,令他人尽量少地感受到形象压力或竞争威胁,从而更轻松地被群体接受。

    其二,发挥阿伦森效应,彰显自我形象。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研究指出,人们喜欢奖励、赞扬的不断增加,不喜欢它们不断减少。当个体获得的尊重逐渐发生,并且还推翻了之前批评、否定,个体会更加满足,这被称为阿伦森效应。某些“自黑”正是为了实现这种效应而进行的“先抑后扬”。比如刻意隐瞒一些自己的能力或特长,再在“不经意间”突然呈现或逐渐释放出来,他人会因为前后的反差而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对这位“自黑狂人”作出更高的评价。

    其三,掩藏真实弱点,避免攻击伤害。也有一部分“自黑狂人”,是在用“黑点”掩藏“真正的黑点”。这和前面提到的两条一样,都是个体防御机制下的反应。当一个人过于积极地自曝其短或抢占了道德低点,那往往是“免战”的信号,就像泰戈尔《园丁集》中的诗句所说:“我把我的痛苦说得轻松,因为怕你会这样做。我把我的痛苦说得可笑,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我粗暴地对待我的痛苦,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

    如果我们能发掘“自黑”中积极的部分,谁说不会成就一个暗黑系的光明偶像呢?像“永远在自黑”的伍迪·艾伦,像“反被黑胜利”的杨幂、袁姗姗……也许成长才是“自黑”生涯中最大的收获与乐趣,不是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