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2日 星期五
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
罗 晖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以全球的视野、开放的理念,加快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居全球首位,到2014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经达到8114万人,且呈现年轻化的态势,平均年龄仅为33.73岁。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量年轻人通过教育渠道进入科技人力资源存量,可以预计,这一年轻化趋势还将继续保持较长时期,我国进入了以青年科技人力资源为主体的红利释放黄金时期。

    但是在科技人力资源的层次结构特别是在顶尖人才方面,我国与世界高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一是高学历层次培养占比较低,截至2014年底,我国研究生层次的科技人力资源为422.5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仅为5.5%;二是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中国科协2014年开展的第三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显示,74.1%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三是“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缺口大,尤其当我国科技事业正从以跟踪模仿为主的“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需要大批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高水平人才,在这方面我们的短板还十分明显;四是人才流失严重,我国是世界发达国家技术移民的主要来源国,但是引进外籍人才相对较少;五是国际影响力偏弱,据不完全统计,在410个国际科技类学术组织中有275个任命了中国大陆学者担任重要职务。

    人才国际化是未来人才竞争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培养、吸引人才,人才流动也日益呈现全球化、网络化、密集化的特点。为此,应依据国家战略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制定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不分国籍、不分肤色引进人才;对现行教育体系、人事制度进行改革,高度重视培养具有独创精神的创新人才,放活人才使用和评价方式,激励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开展创造性工作;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不拘一格,不按资历、学历,而是按照能力和贡献大胆使用青年人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