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高山已去,“高山”永在
文·本报记者 谢 宏

留声机

    “一盏伟大的灯刚刚熄灭了。”与高山长期合作的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罗伯特·罗德尼克教授,在唁电中如是写道。

    2016年5月3日,年仅5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山教授挥手作别。

    15岁上大学 49岁当选院士

    1962年6月,高山出生在地质之家,15岁考取了西北大学地质学专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读研期间,师从我国著名地球化学家张本仁院士,深入地球化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短暂的一生中,高山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

    至今,高山院士的一篇发表在《自然》的论文,仍是该领域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文章中,他发现了下地壳拆沉再循环这一重要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证据,发展了拆沉作用的示踪方法,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强烈壳幔交换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认识,提出了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古元古代与中新生代两期地幔改造作用。

    另外,高山在我国最早建立了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他所带领的研究群体在方法创新及国际标准物质定值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推动了我国微区分析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9岁时,高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地矿系统最年轻的院士。

    科研“拼命三郎”

    “拼命三郎”——这是同事和学生对高山生前的一致看法。

    高山的全部生活几乎就是工作。加班是常事,好几年的年假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即使在重病期间,他依然坚持阅读文献和指导研究生工作。高山记忆力超群,指导学生时,说起一篇论文、一个观点,在哪个期刊、哪一年刊出,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不耗能无从得功,开拓进取源自勤奋与沉思。”导师张本仁院士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高山。在高山住院期间,张老先生曾去探望,宽慰学生:“你要安心养病,我们一起还要去秦岭为祖国奋斗20年。”

    2009年4月,正处于事业巅峰的高山被查出患有肺癌,手术切除三分之一右肺。化疗间歇期间,高山便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知疲倦地开展地球化学研究工作。

    “高山取得的成就是长期潜心科研的成果,对当前科学界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有所启示。” 地质学家金振民院士在高山逝世后感慨。

    最后的时间留给了学生

    高山院士历来重视团队建设和年轻人才的培养,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2010年,“渐冻人”这个不为常人熟悉的疾病渐渐吞噬着他,很快便失去了所有运动能力,眨动眼睛成为他与别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助手和学生们需要将电脑的软键盘调出,问:老师,您需要的是键盘上哪一排的字母?第一排、第二排还是第三排?他眨两下眼睛,表示要找的是第二排的字母。助手继续问他:您需要的字母在第二排的左边、中间还是右边?高老师再眨三下眼睛,表示在右边。

    在生命的最后5年,他依旧通过眨眼睛的方式指导学生和研究团队的工作,包括为年轻学生撰写和修改学术论文,他就是通过这种看起来效率极低的工作方式,带领团队完成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指导了10余名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长期的持之以恒,使高山的团队始终保持着活力。他所带领的“壳幔交换动力学创新团队”集中了2位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高山此去无高山,天妒英才不复返。悲痛忧伤谁能知,流水高山知我情。” 金振民在送别这位忘年老友时,无限惋惜与痛心。

    高山已远去,但这座“高山”却永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