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
从历史中淘金 汲取科学治水智慧
文·本报记者 唐 婷

    “水利问题绝不局限于对水流与建筑物的研究,治水离不开自然,也离不开社会。对一些现实水利问题的解答,只求助于自然科学是无能为力的。”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魁一表示。他是在日前召开的“水利的历史与未来”水利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水科院水利史所成立80周年学术会上作了这番表述。

    在周魁一看来,“尘封的历史”静卧在那里,但它不是木乃伊,一旦被激活,就会发出照耀现实的光芒。人们应重视从中汲取智慧,事实上,科学也能从丰富广博的历史自然中淘金。“这就是水利史研究和所依据的历史思维,水利史是具有创新活力的学科之一,尤其在宏观领域。”

    如何让水利史之光照亮现实与未来?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水利部原副部长矫勇表示,通过情景分析,把历史的极端灾害还原到今天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分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是水利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1959—1961年大旱、1972年大旱、1980—1982年大旱等,以及1999年以来华北地区持续的枯水期,但专家认为,这些旱情,干旱规模和深度无法与历史极端大旱相提并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应研究如果发生类似历史性特大干旱,我国的水资源和供水会是什么状况,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矫勇说道。

    历史极端大旱旱情惊人。矫勇说,明崇祯年间大旱波及20个省;清同光大旱波及16个省,涉及黄、淮、海及长江四大流域,这些历史极端大旱往往形成南北同旱的局面。而且旱情历时超出想象,明崇祯年间大旱重旱时间连续跨越7年,清同光大旱连续跨越6年,往往形成灾情累加效应,“累岁奇荒”,越到后期灾情越重。不仅如此,大旱还引发连续特殊枯水年。明崇祯年间大旱,海河流域7年降雨平均减少28%,最枯年减少47%;清同光大旱,山西太原、大同等14个市县连续3年降雨平均减少33%—80%。更为严重的还有多灾同发,连续大旱往往还同时引发蝗灾,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经济遭受极大破坏,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如遇崇祯大旱,海河流域7年平均降雨量减少28%,地表径流量会减少多少?水资源总量会减少多少?海委分析,遇崇祯大旱,考虑南水北调供水前提下,海河流域年缺水约56亿立方米。”矫勇分析,如遇历史极端干旱,我国水资源状况将严重恶化,河道供水、水库供水、地下水供水都将面临危机,水安全面临全面挑战。

    如何应对极端干旱事件带来的水安全挑战,矫勇建议,首先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北方地区尤其要做好减法,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用水方式减少用水总量。其次是严格保护好地下水,地下水是抗御极端干旱最可靠的战略水源,应全面治理地下水超采。同时,还应加快论证和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历史性极端干旱往往南北同旱,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保证率会受到影响,因此从长江下游调水,提高华北主要城市供水保证率是必要选择,宜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二期论证,力争早日建设,为抗御历史极端干旱提供水资源保障。矫勇及专家们均表示,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科学体制,是应对水安全挑战的重中之重。

    谈及水利史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时,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水利部原副部长胡四一指出,历史可以照亮未来,希望水利史研究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同时发挥综合、交叉的学科优势,围绕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为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提供先进的文化依托和保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