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南极海域:我们共同的家园
——多国就“在南极建立世界最大海洋保护区”达成协议
本报记者 聂翠蓉 综合外电
罗斯海被确立为海洋保护区,这里人迹罕至,被誉为“最完美的实验室”。图片来源:BBC网站

■今日视点

    北京时间28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会议上,新西兰外交部长默里·麦卡利郑重宣布,来自24个国家和欧盟的代表一致通过一项新的协议:在南极罗斯海海域建立世界最大海洋保护区,将之前讨论的禁止捕鱼期限由20年延长到35年。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28日报道,该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国水域保护区,必将成为榜样,促进更多保护区在跨国海域建立。

    数年谈判终结果

    在南极建立海洋保护区的想法最先由新西兰和美国于5年前提出,建议将罗斯海设置成“无人”保护区,保护那里所有的海洋生物甚至矿产资源,后来获得更多国家认可,纷纷加入并成立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

    谈判过程遭遇很多困难,其中“保护区设置年限”成为谈判陷入僵局的关键点。一些国家认为,20年已经足够长,但多数国家认为太短,大部分海洋生物如鲸鱼的寿命都不止20年。经过几年僵持,这次终于达成35年的共识。

    另一谈判关键点在于,是否禁止一切捕捞行为。罗斯海由于人迹罕至,是目前最接近原始状态的海洋,科学家将它誉为“最完美的实验室”。最后作为部分妥协,除了以研究为目的的磷虾和齿鱼可以捕捞外,禁止其他一切捕捞行为。

    到去年为止,所有代表国家中只有俄罗斯还持反对意见。作为联合国海洋保护大使,刘易斯·皮尤多年来一直通过冬泳活动号召人们关注和支持建立罗斯海洋保护区,他戏称自己的行为是“泳裤外交”。通过一系列会议和多次亲临俄罗斯谈判,皮尤终于说服俄罗斯官方认可罗斯海洋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最终于今年全面达成协议。

    永葆最原始生态

    罗斯海以第一个发现这片海域的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的名字命名,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这片大约15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虽然大陆架和斜坡只占南极洲的2%,但那里生活着全世界38%的企鹅、30%的南极海燕和6%的南极小须鲸。

    罗斯海对地球其他地方都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里是富集深海营养物质的上游,海水可以将这些营养送往世界各地。该片海域还是大量磷虾的家园,为鲸鱼和海豹等海洋生物提供丰富主食。当地渔民捕捞磷虾,提取高营养深海鱼油并向全世界售卖,这些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已经对磷虾数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35年的保护期限必会帮助罗斯海域保持“最原始海洋生态系统”的称号。

    是样板也是起点

    环保积极分子对35年禁止捕捞的期限表示欢迎,认为这将起到带头作用,为建立更多跨国水域保护区树立样板。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生态特别代表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对最新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俄罗斯长期在南极展开科考,深知这些地方对人类的宝贵价值。我们很高兴能参与这次国际性合作,共同保卫罗斯海域。”普京还将2017年设为“生态年”,向国民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并将在所属的北极弗朗兹约瑟夫地区建立海洋保护区。

    发现罗斯海域的罗斯后代也对协议达成表示非常支持,认为这是庆祝罗斯海发现175周年的最好礼物。

    当然,最高兴、最激动的就是为之奋战5年之久的皮尤了。“这是第一个在高海拔海域建立的大规模保护区。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我将继续沿着南极半岛深海冬泳,直到看见一系列海洋保护区‘诞生’。”

    联合国也在努力达成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敦促各国加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作为联合国亲善大使,皮尤将乐此不疲。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