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修复旧时光
文/图·本报记者 陈 莹

    清香侵砚水,寒影伴书灯。在扬州曲曲折折的小巷深处,有一家开在老宅子里的小书店,让古书页焕发新的生命。

    书店名叫“边城”。创始人王军说,如今,书店似乎已逐渐退居到城市边缘,“边城”的寓意,代表了独立书店的精神坚持。走进不大的店面,依墙而立的书架上摆满了堆叠到顶的各色古旧书籍,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家庭史》和上海涵芬楼藏刊印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各得其所,便能够看到书店在选书上的坚持:专注文学,崇尚思辨、理性与美。

    三三两两的读书人泡一壶扬州本地的绿杨春,散坐在角落的椅子上读书或写字,偶尔有淘书客与自己珍爱的版本邂逅,与老板会心一笑,便是一场意外得来的惊喜。屋角横着一张古琴,偶有人经过,指尖拂过琴弦发出几缕清音。

    售卖旧书、修复古籍,以手工展现书籍之美,是边城书店一直以来的坚持。创始人别出心裁地将虫蛀、霉变了的古书残页修复装裱,制成台灯,让古老的书页焕发了新的生命。“想要《长相思》还是《天马歌》?《长相思》吧,我觉得它更适合你。”举棋不定时,王军会根据客人的经历和气质帮忙挑选订制。

    书店自2008年开立,几经辗转顿挫,还是坚持下来了。王军说,支撑他们的,是不死的文学理想。“独立书店的未来,会在私我阅读与订制化道路上的探索前行。”王军说,为读者“订制属于自己的书”,会是他们未来想要做的事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