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
中外智慧把脉中国工匠精神
□ 本报记者 王 春

    如何打造工匠精神,塑造创新文化?9月25日,浦江创新论坛·文化论坛上,来自中国、德国和英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工匠精神与创新文化”主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说:“匠心在我看来,创新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对生存质量的细微关注。我们现在谈技术制造,工业4.0和工业技术,但是技巧和匠心怎么在最先进的技术里生息,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金碚看来,“中国人总体上务实、勤劳,重关系、重心领神会而轻理性分析,求实惠好用而不求精致品味,强调眼见为实的硬件而低估科学智慧的软件。”因此,培育现代工匠精神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不过,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研究员雷纳·弗里希作的演讲,给中国听众带来了信心:“全球闻名的‘德国制造’并非与生俱来,工匠精神也不是德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德国制造’的名声可不好。”据介绍,英国政府于1887年颁布法案,规定国内企业必须标识所售商品的产地,以提醒消费者慎防主要来自德国的廉价、低质产品。直至20世纪20年代,“山寨”仍在德国流行,如德国欧宝因“抄袭”法国雪铁龙汽车,被后者起诉。

    然而,德国政府知耻而后勇,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入手,进行覆盖全国的标准化评估,有效提升了应用技术、职业技能教育的水平。此外,德国产品认证体系、消费者权利保障法律的确立,也促成了如今的“德国制造”。

    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到底还缺些什么?我们需要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大国工匠”。身为上汽大众工人技术专家的徐小平以亲身实践说明,中国工匠一方面要向德国师傅学习,重视数据;另一方面要借鉴传统文化,重视“感觉”即直觉判断。

    徐小平在工厂做徒弟时,师傅一般让他从“做”中学某种工艺,于是他花两年时间把这种工艺学会。上世纪90年代,他到德国企业进修,有一次向师傅学习“火焰矫直轴承”,师傅给了他一张数据表格,上面显示了这种工艺流程的所有数据指标。他根据表格一步步做下来,花两小时就学会了。“那时,我很佩服德国师傅,觉得采集数据太重要了。”可如今,徐小平觉得数据采集固然重要,但中国老师傅注重的“感觉”在一些场合也很重要。他举例说,上汽大众的一台机床出问题后,德国工人花了8天采集数据,终于查出故障原因,而他只用45分钟就找到了。“因为我用了‘阴阳法’,《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对机床来说,主轴是阳,箱体是阴,主轴转起来靠的是阴阳之道。我看过故障后,判断是阴出了问题,于是直接查箱体,效率就很高。”这个幽默的故事让在场听众都会心笑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