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分答”模式:是否会“昙花一现”
文·本报记者 马爱平

    在停摆多日后,APP依旧无法登录,“分答”的回归看似无期。

    这款由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创设的问答类产品,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在王思聪等众多名人带动下,迅速爆红,估值过亿,但却在8月10日以“不明原因”停摆。

    即便如此,作为一款继微博、微信后的爆款应用,“分答”模式得到了业界认可并被很快被仿制。一系列语音知识变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包括知乎旗下的“值乎”、联想旗下的“知了”以及专注知识产权领域的“利知”等。8月29日,前国脚孙继海创办的“秒嗨”也宣布开发体育垂直领域的“分答”——“映答”,试水知识变现。

    不禁要问,在知识共享时代,知识变现的风口是否可持续?其产品定位存在哪些问题?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分答”给互联网产业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大V”捧红知识变现

    姬十三为“分答”设计了这样的模式:回答者设定金额,被提问后,回答者在60秒内语音回复并获得所设定收入;此外,其他用户可通过1元的价格对问答进行偷听,提问者和回答者各获一半分成。

    与此同时,“分答”获取用户和流量的方式也很讨巧,通过邀请王思聪、刘慈欣、章子怡等“大V”和网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激发并释放了“分答”的影响力。

    从5月15日产品上线开始,24天,“分答”创下了50万问答、19万次付费的“成绩单”,一时间扛起了“知识电商”的大旗。

    “诸多垂直领域的语音知识变现平台不断涌现,虽然细分赛道竞争加剧,但是模式如出一辙,人们开始思考知识变现的诸多可能。” 知乎产品经理郎瀚威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知识专业性备受质疑

    诚然,名人、网红的带动效应明显,但明星的入驻也逐渐把“分答”推向了娱乐、八卦的占地。虽然人们对“分答”寄予了语音版“知乎”的厚望,但它却在营销策略中走得有点偏。有人提出了质疑:60秒能否保证知识的专业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7日,进驻“分答”的医学领域答人、教育类答人、职场导师、科研科普工作者仅占“分答”答主总数的4.4%。

    按照姬十三的计划,在明星带来关注及流量的同时,“分答”要积极搭建各垂直领域内专业知识服务平台。

    为解决“分答”一分钟的短板问题,姬十三开始布局知识变现“产业链”,将知识分享与传播需求按不同场景进行分类。从轻量级、中量级一直到高量级的知识服务。

    然而,这样的设计却给“分答”在产品定位上带来矛盾,是为了更好的知识变现,还是为了更多的引流,这在技术设计还是话题设计都会面临纠结。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66.7%的用户更愿意就专业领域疑难问题进行付费问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识产权专家表示,知识分享强调的是知识为核心,而知识变现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会不自觉的以变现为核心,往往会忽视知识的重要性和专业度,这可能会成为知识分享的大忌。

    知识分享与变现的矛盾

    “分答”的停摆,让人不免担心,这种知识变现的方式是否可持续?

    “分答”在增加黏度和流量上遇到了两个问题:语音回复在社交讨论中不占优势;知识分享和知识变现开放性不同,越强调变现,其开放性就会越弱,这与强调社交形成了天然的矛盾。

    与文字相比,语音的非理性在知识变现领域上难免会遭遇持久性的挑战。心理学家汪冰认为,真正的学习无法碎片化,喜欢转知识帖的人,未必能把碎片化知识嵌入自己的系统,收获并不会很大,用户在满足好奇心之后,可能就会流失。

    “知了”也面临如此困境,其创始人宋铮就说:“虽然很难改变用户在我的产品上留存率低的问题,但是还是50%的人留下,基数大了,留下的人可能就多了,我就有机会帮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事实上,对语音和视频(流媒体)的搜索一直都是技术和商业变现的难题。在知识分享和知识变现的平台上,如何有条理、有逻辑地把大量的语音答复沉淀下来并进行梳理,是非常考验技术和工作量的活儿。

    或许摆在“分答们”面前的,已经不是60秒的网红爆热,而是承载着一个知识变现的历史性课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