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9日 星期一
老矿区的新鲜事:济北矿区的转型之道
□ 本报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弋永杰 高山虎 郑 洲

    正处于资源枯竭泥潭中的济北矿区,还在转型之路上摸索前行,他们找到了窍门。

    这几天,淄矿集团许厂煤矿运搬分区职工焦念的心情“倍爽”,他出的“点子”被矿上评为“转型发展金点子”,不仅受到了领导表扬,还获得了物资奖励。8月份,记者到淄矿集团济北矿区采访,听到干部职工提及最多的词就是“转型”。“济北矿区转型发展问题,事关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大局。我们将把推进济北矿区转型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全力推进。”在与科技日报记者交谈时,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中辉已经认准了方向。

    在“九五”时期,面对淄博老区煤炭资源枯竭的困境,作为全国36家特困煤矿企业之一的淄矿集团,以悲壮的豪情拉开了济北矿区的建设帷幕。他们苦干实干,锐意创新,连创奇迹:用28个月建成了许厂煤矿、24个月建成了岱庄煤矿、23个月建成了葛亭煤矿,在建设周期、工程质量、安全达产等方面,开创出了国内煤矿建设史上的先河。同时,他们还先后打破7项全国纪录,并创出了13项领先全国的技术成果。

    奇迹,是人干出来的。济北矿区作为淄矿集团第一个千万吨基地,成为淄矿集团跨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历史性地承担起了为其他基地建设输出资金、输出技术、输出人才、输出管理模式、输出文化的重任。然而,经多年开采及受城市资源压覆影响,最早投产的许厂、岱庄、葛亭3矿,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效益开始下滑,人员安置压力凸显,转型发转迫在眉睫。

    从2016年开始,淄矿集团决策层将转型发展指标纳入“五矿一处”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与生产经营同步评价、同步考核,并逐步加大转型发展在各单位经营责任目标考核中的比重。为使济北矿区转型成功,他们积极搭建转型发展平台。该集团拟在许厂、岱庄、葛亭煤矿和铁运处分别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并赋予子公司生产经营自主权。

    “我们预计利用二至三年时间,‘五矿一处’形成更具活力的经营体制,支撑各自转型发展的新产业体系基本确立;济北矿区发展一批能够支撑转型发展的非煤产业项目,非煤替代产业形成主导优势;煤炭专业化、生产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优势逐步显现;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基本实现济北矿区整体就地转型。”在体制机制问题理顺之后,淄矿集团总经理侯宇刚充满着自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