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张謇”号调查新不列颠海沟环境
8月14日,“张謇”号停泊在新不列颠海沟西部海域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8月14日,“张謇”号上的工作人员用箱式采样器采集海底沉积物。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新华社“张謇”号8月14日电 (记者张建松 岑志连)受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矿业公司委托,“张謇”号科考船上的“彩虹鱼”项目团队和澳大利亚IHA公司工程技术人员,13日起在所罗门海的新不列颠海沟西部海域联合展开海洋环境调查。

    据澳大利亚IHA公司项目总监伊恩·哈格里夫斯介绍,此次联合调查海域毗邻巴布亚新几内亚第二大城市莱城,调查海域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目的是保证当地矿业开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研究矿业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此次海洋环境调查将利用“张謇”号科考船上配置的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先进的深海科考设备,对新不列颠海沟西部海域的地形地貌、海洋化学、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入研究,同时与历史调查数据比对研究,为矿业开发项目的深海环境影响评估提供第一手资料。

    “彩虹鱼”项目团队首席科学家、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家松教授表示,新不列颠海沟处在众多复杂板块的交界地带,不仅夹在向西和西北方向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向北和东北方向移动的澳大利亚板块的中间,同时还受到北俾斯麦板块、南俾斯麦板块、所罗门海板块等众多小板块的影响。因此,与其他海沟相比,新不列颠海沟地质构造更为复杂,海洋生态更为脆弱,在此开展人类活动对深海环境影响的调查非常有必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