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锡山梨如何战“四害”?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许加彬

    立秋刚过,满枝的早熟梨已经把无锡锡山中东果园的整条树枝压得弯弯的,这让厚桥中东桃梨专业合作社社长吴雪春喜上眉梢。

    今年是老吴大悲大喜的一年:入春以来,江南地区桃树、梨花受寒潮影响,开花期比正常年份晚了几天,结果时,又接连碰到大风。更让老吴没想到的是,早熟品种后期,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遭受到连续10多天强暴雨袭击,大面积的桃树、梨树、葡萄树受淹,水退后病虫害又高发,果品品质下降,更有的地区减产严重。

    老吴说,搞果品种植,有四害——寒潮、台风、暴雨和高温,“今年,我们都碰上了。”

    不过,接连遭受恶劣天气侵害的中东桃梨专业合作社,今年却迎来一个丰收年,“全社种植精品梨600亩,今年约有60万斤上市。每箱10斤卖100元,仅半个月下来,已销售10万斤。”

    老吴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在规划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现代新技术方面,先行一步,没有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老吴说。

    中东合作社的种植区,地势并不高。几年前,在锡山农业水利部门专家指导下,对种植区进行全面改造,新建水利项目,实施“畅流工程”,添置排水设备,提升防洪抗洪能力。今年,又赶在雨季之前,对薄弱地段加强整改,筑高坚固堤坝、加固挡水墙等,尽管发生超历史高水位,由于排水及时,600亩果树没有受淹。

    除此之外,老吴投资近300万元,与科研机构合作,应用物联网技术来管理与生产。种植区内,31个种植片全面安装上传感器,连接到手机、电脑,对于种植业的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土壤肥量等进行24小时监测,全程科学化管理。现在,遇到少雨,特别是干旱,通过传感器发出的信息,他们可以及时开动分布在种植区内的自动喷管,给果树及时补水,满足果品生长。

    老吴还提及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他重点发展了既抗虫害品相又好的新品种。去年,中东合作社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又引进了新培育的“苏脆一号”,利用老树采取高位嫁接,今年已全面结果。

    锡山梨如何战胜“四害”?老吴说,我的经验可以复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