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4日 星期日
打造为战而研的“孵化器”
——工程兵学院科研工作转型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周海保  李晓峰

    近日,工程兵学院举行科研创新团队授牌仪式,工程兵作战理论、战场伪装与防护、联合扫雷破障等4支科研队伍被确定为新一批院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该院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作为推动科研工作向研战型转变的重要举措,吸纳了100余名科研骨干,集聚了40余项军队重点课题。

    科技日报记者从该院获悉,这些科研创新团队完成的成果中,有35份国防科技报告进入军委部门和陆军机关决策,100%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形式进入院校课堂,70%的研究成果在部队大型演训中应用,作为研战为战“第一资源”的科研人才,为提升院校科研对战斗力的“贡献率”发挥了关键作用。

    立起聚焦实战的“指挥棒”

    “我们团队拟由指挥、战术、地爆等7个专业领域的13名专家组成,在研的22项和拟申报的8项重点课题,均瞄准部队训练、作战中的现实问题……”6月中旬,该院新一轮科研创新团队公开竞聘会上,各候选创新团队把自己的有利条件鲜明亮出。

    该院院长卫东介绍,前些年,学院党委为解决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封闭化”“小作坊”问题,跨院系专业、跨军内外组建创新团队,在科研条件、经费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并把“题目来自部队、方向瞄准实战”作为团队建设的“指挥棒”。

    “工程装备作战运用”创新团队是学院确立的首支科研创新团队,每名成员紧密联系2—3支工程兵部队,及时汇集部队现实问题。

    “作为科研人员,眼睛要盯着未来战场与战争准备的前沿,身子则一定要沉在部队与演训一线。”团队带头人沈云峰教授告诉记者,仅去年,十几人的团队赴部队达40余人次,在讲课、观摩、攻关的同时,带回大量科研信息,在此基础上梳理出6项前沿课题。副教授王健跑遍西南边境的工程兵部(分)队,全面掌握了机动作战中的工程装备保障需求,完成了关于工程装备保障区的国防科技报告;讲师涂建刚多次赴某集团军演习现地跟踪搜集装备保障情况,申报立项了“工程兵破障装备作战运用及辅助决策系统”。

    聚起攻坚克难的“倍增器”

    7月9日,周末,“战场伪装与防护”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申岳国刚从部队调研返院,就急匆匆赶到实验室,与团队成员论证“陆空联合作战阵地工程伪装技术”的研究方案。这个团队中,既有伪装、筑城、国防工程领域的专家,还有给水、心理专业领域的专家。

    在该院,跨单位、跨专业的协作攻关成为常态。“科研人员不能怕别人切蛋糕、分利益而‘自守门户’,只要对提升战斗力有利,就应该集智攻关,进行开放式科研。”该院副院长郭杰强调说。

    去年,他们派专家组到部队调研人才培养,共吸收了6支工程兵部队的20余名训练、科研骨干参与学院13项科研课题。今年,该院到徐工集团调研时得知该集团正在进行某型山地挖掘机的改型研发,主动提供装备样机试验试用的人员和场地,并邀请其军品研发人员参与智能排爆、无人化工程机械等新装备的作战需求研究论证。

    自然界有一种“共生效应”,指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生机盎然。该院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充分利用人才发展的“共生效应”。在实施工程兵理论体系创新性重构工程中,他们集聚了15位教授、17位副教授,40余位博硕士,几乎涵盖了学院所有学科专业的专家,历时2年编著出版了120余万字的《工程兵理论创新丛书》,一批青年科研骨干也在协作攻关中担当重任、脱颖而出。

    激发成果转化的“源动力”

    前不久,工程装备修理教研室副教授张明运用他自己担纲研发的“某型火箭布雷车火控系统半实物维修仿真训练系统”,把一堂枯燥抽象的装备修理课讲得形象生动、简单易懂。像张明一样,近年来创新团队完成的120余项研究成果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院校教学、进入部队演训。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院校科研必须纠正重研究、轻转化的倾向,以工程化思维推动科研成果进课堂、进训练场。”科研部部长史小敏介绍说,科研成果只有先转化应用才能参加评奖。近年来,该院先后有20余项研究成果因未转化应用被挡在评奖的大门外。

    成果转化的“硬指标”倒逼出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副教授周朝霞在完成8个型号工程装备部队试验试用任务的同时,对搜集到的980条新型装备的故障现象一一制定解决方案,建立了新型工程装备故障信息库。教员王彦刚研制出某型机械化桥、某重型舟桥的电液控系统故障诊断仪,在学院实战化野战装备抢修中得到检验,并在工程兵部队中推广应用。

    成果转化的硬规定还推动了与部队的联合研究联合转化。近年来,创新团队开展的战法创新、装备运用等课题,邀请部队科研骨干参加,许多课题边研究边转化,课题还未结题,研究成果就已在部队演训中运用。

京ICP备06005116